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04:44
  国际刑事法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针对个人实施严重践踏人权犯罪的常设永久性法院,其运行效果如何备受瞩目。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机制包括预审运行机制、庭审运行机制以及上诉审理运行机制,各有功能又很有特点。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阶段主要涉及预审分庭与检察官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审判前的确认指控;庭审阶段的重点在于各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证据规则以及独立的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上诉阶段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上诉的理由、对发现新证据的处理措施以及作出判决。这三个阶段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衔接,展示出国际刑事法院制度安排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遵循的运行规律。 

【文章来源】:法律适用. 2020,(2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运行机制
    (一)预审分庭对检察官的制约机制
    (二)预审分庭签发逮捕证或出庭传票,监督或决定暂时释放的运行机制
    (三)预审分庭举行审判前确认指控听讯的运行机制
二、国际刑事法院的庭审运行机制
    (一)开庭审判的运行机制
        1. 审判公开机制及其例外
        2. 禁止缺席审判的保障机制
    (二)被告人、被害人和证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保障机制
        1. 被告人的处遇和权利保障机制
        2. 被害人的权利和证人的特殊保护机制
    (三)证据规则
        1. 证据的种类
        2. 证据的真实性
        3. 证据的关联性
        4. 排除合理怀疑和非法证据
    (四)定罪裁判机制
    (五)量刑机制
        1. 可适用的刑罚种类
        2. 举行判刑听讯
        3. 量刑裁判
三、国际刑事法院的上诉审理运行机制
    (一)提出上诉的程序及上诉理由
    (二)上诉审理的程序及其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职权探微[J]. 苏敏华.  云南社会科学. 2016(06)
[2]国际刑事法院司法合作的基本原则[J]. 王少华.  政法学刊. 2016(02)
[3]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赔偿制度简论[J]. 何双,刘健.  时代法学. 2014(02)
[4]国际刑事法院的混合式证据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仁琦.  当代法学. 2012(04)
[5]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保障机制及其借鉴[J]. 冯江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略论国际刑事法院的量刑制度[J]. 赵秉志,赵晨光.  河北法学. 2007(05)



本文编号:3587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87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