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关键词: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变暖增加了酷热、飓风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也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大量由气候原因而迁移的人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名词——气候难民。但是,无论是国际立法还是各国国内立法,由于缺乏明确、清晰的定义,使得国际、国内层面对于气候难民的保护迟迟未能落实。因此,应当给予气候难民一个明晰的定义,国际社会应当通力合作改善气候难民的生存现状,赋予其充分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土地权等,并积极促进其与当地社区的融合与交流,通过建立国际气候难民救助基金来保障气候难民的权利。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难民 权利完善 国际法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一、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发生在全球迅速变化之际,后者的特征是,人口剧增,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沃土和淡水均在枯竭。这些因素很可能加剧社会紧张局势、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1]因此,气候变化理应引起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华玲;;“气候难民”的法学思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颖洁;;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楠;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小岛屿国家联盟[D];外交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薄燕;;对环境被迫移民问题的若干思考[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2 徐军华;李若瀚;;论国际法语境下的“环境难民”[J];国际论坛;2011年01期
3 张爱宁;;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J];政法论坛;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气候变化公约》:商业界能发挥什么作用?[J];产业与环境;1995年01期
2 毕青华;;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之路[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杨华;;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法律问题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吴军;张称意;徐海根;;《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与焦点[J];生物多样性;2011年04期
5 李威;;论国际环境法的科技生态化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视角(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05期
6 张建伟;;气候正义与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应对[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02期
7 万静;申超;;未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谈判中的中国立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8 李威;;基于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经济学考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杨泽伟;;论气候变化对人权国际保护的影响[J];时代法学;2011年01期
10 朱晓勤;温浩鹏;;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困境、挑战与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荣;刘秀;陈奕彤;;国际环境法视野下的北极生态安全及其风险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于红燕;孙法柏;;《京都议定书》批准与实施的前景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双娥;;论气候变化与风险防范原则[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5 谷德近;;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缪东玲;;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的国际进程分析[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7 蒋亚娟;徐以祥;;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欢欢;;欧盟环境法的最新发展、不足与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惠荣;杨凡;;北极法律的生态化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如柏;对气候变化人为原因的法律控制[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海洋的世纪”需要“和谐海洋”[N];解放日报;2009年
3 CBN记者 冯迪凡;联手致力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法律协议[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振江 韩明伦 通讯员 李富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声誉[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于文轩;《京都议定书》:为地球生命架设一道防线[N];检察日报;2005年
6 记者 林妍;通过有效立法发展绿色经济已成各国共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本报特派哥本哈根记者 方利平 吴倩;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N];广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文晖;周永康致信祝贺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召开[N];检察日报;2009年
9 郭烁;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CBN记者 王慧卿;《里斯本条约》终获欧盟国家“全票”通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龚微;气候变化国际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谭秀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贸易措施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郝海青;欧美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黄小喜;国际碳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贺;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3 杨楠;气候变化之国际法应对[D];吉林大学;2010年
4 舒馨;气候变化下世界贸易组织之作用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健;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伟伟;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孔令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苏耀光;中国气候变化应对立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10 张蕾;气候变化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寻求国际法救济的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气候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其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