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核污染治理的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5:38
切尔诺贝利核泄露所引起的世界恐慌“余震未消”,短短几年,日本福岛竟再次发生核电站事故,虽原因不尽相同,但均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危害到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生存发展。这两次7级核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核污染”这一词真正的含义——毁灭性的全球危害。为了规制跨界核污染,国际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围绕着跨界核污染治理建立了一套机制,就核污染所可能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法律防范、展开国际合作以及完善损害赔偿。然而,条约的产生本身就是各国的博弈结果,因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当下的跨界核污染治理机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法律不完善,国际合作水平不高,核事故预防效果不佳,甚至事后根本无法追责等。但为了全人类以及后代的生存利益,必须重视跨界核污染的治理。一方面,从条约规则、国际合作核责任承担等角度完善现有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试图探索跨界核污染治理的新途径,如建立新型军事论坛,完善相关国家责任体系等。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一共分三章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介绍了与跨界核污染相关的基本概念,从核污染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跨界核污染的形成原因和来源途径,进而指出跨界核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机制概述
1.1 核能利用的法律制度
1.1.1 国际条约
1.1.2 国内法
1.2 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
1.3 核污染防治的国际组织合作框架
1.3.1 全球性组织
1.3.2 区域性合作——以保障北极核安全为例
第2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所面临问题
2.1 国际实体法规定存在缺陷
2.1.1 条约规定碎片化而不成体系
2.1.2 大部分条约为软法且无强制性
2.1.3 规定不够具体存在漏洞
2.1.4 部分领域尚未作规定
2.1.5 条约规定滞后而难以适应新情况
2.1.6 缺乏法律监管机制
2.2 核污染责任追究不力
2.2.1 责任追究缺乏依据
2.2.2 责任免除的不当性
2.2.3 传统国家责任的滞后性
2.2.4 损害赔偿追究不到位
2.3 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程序的困境
2.3.1 政治途径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2.3.2 法律途径存在程序上的不足
2.4 国际合作水平有限
2.4.1 核能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大
2.4.2 地缘政治排斥全球性合作
2.4.3 国家之间合作矛盾重重
第3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的路径完善
3.1 解决实体法条约面临的难题
3.1.1 完善相关国际条约
3.1.2 加大条约的执行力
3.1.3 发挥法律监管的作用
3.2 健全跨界核损害责任体系
3.2.1 明确跨界核损害国家责任体系
3.2.2 明确核污染预防责任
3.2.3 缩小责任免除范围
3.2.4 细化损害赔偿规则,提高赔偿力度
3.3 解决核污染争端解决的难题
3.3.1 完善核污染争端解决程序
3.3.2 建立核污染争端解决机构
3.4 形成国家合作预防和利益协调机制
3.4.1 增进国家间核污染防治合作
3.4.2 优化核能组织的职能
3.4.3 建立新型军事论坛以应对军事污染
3.4.4 核污染预防、应急合作的机制完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保障制度及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周凤翱,丛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2]跨境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J]. 胡绪雨. 政法论丛. 2015(05)
[3]论跨国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J]. 王荣. 法制与社会. 2015(26)
[4]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J]. 林灿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5]论国际海上核污染责任体系的构建[J]. 李朴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8)
[6]论核电事故国际法律责任——兼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国际赔偿问题[J]. 邢爱芬,解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核安全观视角下的北极核污染治理问题研究[J]. 唐尧.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01)
[8]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国际法分析与思考[J]. 唐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日本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以福岛核事故为例[J]. 陈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跨界环境损害的事前救济:国际司法实践研究[J]. 何志鹏,高晨晨. 国际法研究. 2014(02)
博士论文
[1]《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研究[D]. 郝发辉.武汉大学 2012
[2]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郭红岩.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 杨华国.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 蔡先凤.武汉大学 2004
[5]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 林灿铃.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核废料处理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 傅云琪.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关于核污染防治的国际环评制度研究[D]. 孙秋月.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国际核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研究[D]. 王思凝.辽宁大学 2013
[4]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郝晓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5]核污染跨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 周维维.外交学院 2012
[6]论我国核污染防治法律中的预防原则[D]. 梁思超.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跨国核污染的国家责任[D]. 何召壮.中国海洋大学 2012
[8]民用核能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 杨茜雯.外交学院 2012
[9]论核损害国际赔偿责任制度[D]. 姚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10]危险废物跨境转移及其处置的法律控制研究[D]. 郑婷.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62784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机制概述
1.1 核能利用的法律制度
1.1.1 国际条约
1.1.2 国内法
1.2 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
1.3 核污染防治的国际组织合作框架
1.3.1 全球性组织
1.3.2 区域性合作——以保障北极核安全为例
第2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所面临问题
2.1 国际实体法规定存在缺陷
2.1.1 条约规定碎片化而不成体系
2.1.2 大部分条约为软法且无强制性
2.1.3 规定不够具体存在漏洞
2.1.4 部分领域尚未作规定
2.1.5 条约规定滞后而难以适应新情况
2.1.6 缺乏法律监管机制
2.2 核污染责任追究不力
2.2.1 责任追究缺乏依据
2.2.2 责任免除的不当性
2.2.3 传统国家责任的滞后性
2.2.4 损害赔偿追究不到位
2.3 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程序的困境
2.3.1 政治途径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2.3.2 法律途径存在程序上的不足
2.4 国际合作水平有限
2.4.1 核能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大
2.4.2 地缘政治排斥全球性合作
2.4.3 国家之间合作矛盾重重
第3章 跨界核污染治理的路径完善
3.1 解决实体法条约面临的难题
3.1.1 完善相关国际条约
3.1.2 加大条约的执行力
3.1.3 发挥法律监管的作用
3.2 健全跨界核损害责任体系
3.2.1 明确跨界核损害国家责任体系
3.2.2 明确核污染预防责任
3.2.3 缩小责任免除范围
3.2.4 细化损害赔偿规则,提高赔偿力度
3.3 解决核污染争端解决的难题
3.3.1 完善核污染争端解决程序
3.3.2 建立核污染争端解决机构
3.4 形成国家合作预防和利益协调机制
3.4.1 增进国家间核污染防治合作
3.4.2 优化核能组织的职能
3.4.3 建立新型军事论坛以应对军事污染
3.4.4 核污染预防、应急合作的机制完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保障制度及其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周凤翱,丛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2]跨境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J]. 胡绪雨. 政法论丛. 2015(05)
[3]论跨国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J]. 王荣. 法制与社会. 2015(26)
[4]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J]. 林灿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5(05)
[5]论国际海上核污染责任体系的构建[J]. 李朴原.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8)
[6]论核电事故国际法律责任——兼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国际赔偿问题[J]. 邢爱芬,解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7]核安全观视角下的北极核污染治理问题研究[J]. 唐尧.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5(01)
[8]北极核污染治理的国际法分析与思考[J]. 唐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日本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以福岛核事故为例[J]. 陈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跨界环境损害的事前救济:国际司法实践研究[J]. 何志鹏,高晨晨. 国际法研究. 2014(02)
博士论文
[1]《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研究[D]. 郝发辉.武汉大学 2012
[2]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 郭红岩.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 杨华国.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 蔡先凤.武汉大学 2004
[5]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 林灿铃.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核废料处理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 傅云琪.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关于核污染防治的国际环评制度研究[D]. 孙秋月.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国际核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研究[D]. 王思凝.辽宁大学 2013
[4]国际核污染争端解决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郝晓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5]核污染跨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 周维维.外交学院 2012
[6]论我国核污染防治法律中的预防原则[D]. 梁思超.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看跨国核污染的国家责任[D]. 何召壮.中国海洋大学 2012
[8]民用核能的国际法制度研究[D]. 杨茜雯.外交学院 2012
[9]论核损害国际赔偿责任制度[D]. 姚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10]危险废物跨境转移及其处置的法律控制研究[D]. 郑婷.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62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6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