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内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21:5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球性的仲裁制度自由化的浪潮中,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仲裁地法”权威地位的理论,被称为“非国内化”理论。该理论对“行为受行为地法支配”这句古老的法律格言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国际商事仲裁可以摆脱仲裁地法甚至是任何特定国内法的支配,其裁决同样有效并且可以得到承认与执行。各国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中,“非国内裁决”作为国际商事仲裁“非国内化”的必然结果,其承认与执行是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非国内化”理论的存在和发展。结合世界各国立法和司法的实践,本文对“非国内化”理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认为尽管作为一个尚有缺陷并未被广为接收的理论,“非国内化”理论本身还是符合了仲裁的性质和特点,满足了国际商事仲裁新时期发展的需求。起步较晚的中国涉外仲裁制度,在实践中遭遇了许多不可避免又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是由中国仲裁法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引起的。因此,这个探求完善该理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反思我国仲裁立法和实践中的问题,为突破现存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五章。文章的引言和第一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非国内化”理论,从理论的起源、发展、特...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非国内化”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非国内化”理论的起源
二、“非国内化”理论的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辨析
三、“非国内化”理论的争议
第二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理论分析
一、从仲裁制度的特点与价值取向角度看“非国内化理论”
二、从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角度分析
三、从仲裁制度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
四、从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国际分配角度分析
五、从“非国内化”理论对仲裁制度发展的贡献的角度分析
第三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公约
二、国内立法
三、国际商事仲裁实践
四、小结
第二章 “非国内裁决”的实质性内容
第一节 “非国内裁决”的类型
一、意外的“非国内裁决”
二、仲裁员创造的“非国内裁决”
三、有意采用“非国内化”仲裁而产生的“非国内裁决”
第二节 “非国内化”仲裁与仲裁裁决的国籍
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确定标准
二、“非国内裁决”与仲裁裁决的国籍
第三节 “非国内裁决”撤销权的问题
第四节 “非国内裁决”的司法监督问题
第三章 “非国内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第一节 《纽约公约》与“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一、《纽约公约》第一条的分析
二、《纽约公约》对“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界定
第二节 对各国“非国内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实践考察
一、美国的实践
二、瑞典的实践
三、瑞士的实践
四、荷兰的实践
五、法国的实践
六、比利时的实践
第四章 “非国内化”仲裁与我国的仲裁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外国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
一、概述
二、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下的国籍标准
第二节 “非国内化”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一、对“麦考公司案”的分析
二、对“旭普林公司案”的分析
第三节 “非国内化”理论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的启示
一、我国现行仲裁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弊端
二、对我国仲裁制度完善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内国裁决的法律性质辨析[J]. 赵秀文. 法学. 2007(10)
[2]论非内国仲裁裁决[J]. 凡启兵.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9)
[3]国际商事仲裁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保得公司案为例[J]. 于彦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
[4]1958年《纽约公约》第一条述评——兼论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下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J]. 周佳. 北京仲裁. 2005(04)
[5]国际商事仲裁“非内国化”之研究[J]. 毕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6]非内国仲裁理论评论[J]. 聂咏青. 法律适用. 2005(09)
[7]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兼论《纽约公约》在中国的适用[J]. 杜新丽. 比较法研究. 2005(04)
[8]“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研究[J]. 肖威. 北京仲裁. 2004(03)
[9]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中的"非国内化"理论[J]. 张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10]论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民事诉讼法律适用的主要区别——兼论《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J]. 丁伟. 仲裁研究. 2004(02)
本文编号:3680007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非国内化”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非国内化”理论的起源
二、“非国内化”理论的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及其辨析
三、“非国内化”理论的争议
第二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理论分析
一、从仲裁制度的特点与价值取向角度看“非国内化理论”
二、从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角度分析
三、从仲裁制度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
四、从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权的国际分配角度分析
五、从“非国内化”理论对仲裁制度发展的贡献的角度分析
第三节 “非国内化”理论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公约
二、国内立法
三、国际商事仲裁实践
四、小结
第二章 “非国内裁决”的实质性内容
第一节 “非国内裁决”的类型
一、意外的“非国内裁决”
二、仲裁员创造的“非国内裁决”
三、有意采用“非国内化”仲裁而产生的“非国内裁决”
第二节 “非国内化”仲裁与仲裁裁决的国籍
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的确定标准
二、“非国内裁决”与仲裁裁决的国籍
第三节 “非国内裁决”撤销权的问题
第四节 “非国内裁决”的司法监督问题
第三章 “非国内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第一节 《纽约公约》与“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一、《纽约公约》第一条的分析
二、《纽约公约》对“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界定
第二节 对各国“非国内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实践考察
一、美国的实践
二、瑞典的实践
三、瑞士的实践
四、荷兰的实践
五、法国的实践
六、比利时的实践
第四章 “非国内化”仲裁与我国的仲裁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外国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和执行
一、概述
二、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下的国籍标准
第二节 “非国内化”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一、对“麦考公司案”的分析
二、对“旭普林公司案”的分析
第三节 “非国内化”理论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的启示
一、我国现行仲裁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弊端
二、对我国仲裁制度完善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内国裁决的法律性质辨析[J]. 赵秀文. 法学. 2007(10)
[2]论非内国仲裁裁决[J]. 凡启兵.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9)
[3]国际商事仲裁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以保得公司案为例[J]. 于彦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8)
[4]1958年《纽约公约》第一条述评——兼论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下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J]. 周佳. 北京仲裁. 2005(04)
[5]国际商事仲裁“非内国化”之研究[J]. 毕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6]非内国仲裁理论评论[J]. 聂咏青. 法律适用. 2005(09)
[7]论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兼论《纽约公约》在中国的适用[J]. 杜新丽. 比较法研究. 2005(04)
[8]“非国内化”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研究[J]. 肖威. 北京仲裁. 2004(03)
[9]论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中的"非国内化"理论[J]. 张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10]论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民事诉讼法律适用的主要区别——兼论《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J]. 丁伟. 仲裁研究. 2004(02)
本文编号:368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68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