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加拿大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为石油进出口贸易带来了便利,然而随着大型油轮数量的增多和石油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海上船舶油污事故频繁发生。船舶油污事故给石油运输合同的双方、油污区域居民和海洋环境都造成巨大损害,由此带来的损害赔偿需要法律进行规制。在世界范围内,加拿大属于较早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少数国家之一。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上,加拿大摒弃了国际公约直接适用模式和完全依靠国内立法模式,建立了独特的“双轨制”,即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相结合的法律模式。在国际法层面,加拿大积极加入规范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的国际公约,是《国际防止海上油污染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国际海上运输有毒有害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和《关于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等几大重要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在国内法层面,加拿大建立了以《航运法》和《海事责任法》为代表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内立法体系,对公约外船舶和公约内船舶的法律适用和调整范围进行了明确划分。具体到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内容,加拿大实行双重赔偿义务主体制。首先,船舶所有人是油污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主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确立有效减轻了船舶所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使船舶所有人与强制责任保险人共同成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第一重赔偿义务主体;其次,为了协调石油运输各方利益平衡,对油污受害人的索赔权进行充分保障,船舶油污赔偿基金制度应运而生。加拿大的双重基金模式是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一大特色,在加入国际油污赔偿基金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海事实践建立了船源油污基金制度,这两大基金共同构成了加拿大油污损害赔偿的第二重义务主体。对于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加拿大国内法的规定与国际公约基本保持一致,包括财产损害赔偿、清污防污费用赔偿、环境损害赔偿和纯经济损失赔偿等几大方面。海事责任限制是海商法的基本制度,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也不例外。在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之下,除非符合免责事由之规定,赔偿义务主体应当在不论过错与否的情况下对油污受害人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加拿大《海事责任法》对公约外船舶和公约内船舶分别规定了损害赔偿的责任限额,建立了责任限额基金制度。加拿大现行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体系较为成熟和健全,这与历次大型船舶油污事故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加拿大先进的制度理念和良好的制度运转对其他国家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为我国这种航运业快速发展、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建设并不十分完备的国家提供了借鉴。但同样,加拿大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制度发展中,加拿大应当进一步加强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的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其双重基金的作用,整合国内立法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障船舶油污事故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最终,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上航运业的继续发展是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法律规制的本质目标。
【关键词】:船舶油污 损害赔偿 责任主体 赔偿范围 赔偿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6.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绪论14-18
- 一、选题背景14-15
- 二、国内外立法和研究现状15-16
- 三、论文结构安排16-18
- 第一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的基本理论18-25
- 第一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立法背景18-20
- 一、加拿大冰封水域特殊的地理环境18-19
- 二、船舶油污损害法律规制的必要性19-20
- 第二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相关概念的界定20-22
- 一、船舶20-21
- 二、石油21-22
- 三、污染损害22
- 第三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特征22-25
- 一、严格责任归责原则23
- 二、双重赔偿义务主体23-24
- 三、赔偿范围的扩大24-25
- 四、赔偿数额的有限性25
- 第二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的“双轨制”25-35
- 第一节 加拿大加入的与船舶油污相关的国际公约25-29
- 一、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染公约》25-26
- 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6-27
- 三、《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27-28
- 四、1996年《国际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责任和赔偿公约》28
- 五、2001年《关于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公约》28-29
- 第二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国内立法29-32
- 一、《航运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29-30
- 二、《海事责任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30
- 三、《环境保护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30-31
- 四、《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31
- 五、《渔业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31-32
- 六、《海上保险法》中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32
- 七、国内立法相关规定之特点和不足32
- 第三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32-35
- 一、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模式33-34
- 二、加拿大双轨制模式下国际公约的适用34-35
- 三、加拿大双轨制模式下国内立法的特点35
- 第三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主体制度35-44
- 第一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35-37
- 一、权利主体的范围36
- 二、权利的行使方式36-37
- 第二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主体37-39
- 一、国际公约对民事责任主体的有关规定37-39
- 二、加拿大国内法对民事责任主体的有关规定39
- 第三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强制责任保险制度39-42
- 一、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40
- 二、强制责任保险人——保赔协会40-41
- 三、受害人的直接索赔权41-42
- 第四节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42-44
- 一、加拿大赔偿基金制度的建立42-43
- 二、国际油污赔偿基金的适用43-44
- 三、船源油污基金的补充作用44
- 第四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44-55
- 第一节 确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依据45-46
- 一、《民事责任公约》45-46
- 二、IOPC Fund《索赔手册》46
- 三、加拿大《海事责任法》46
-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有关规定46-48
- 一、财产损害赔偿的成立要件47
- 二、财产损害赔偿的计算47-48
- 第三节 清污防污费用赔偿有关规定48-51
- 一、清污防污费用赔偿范围的确定48-49
- 二、清污防污措施及费用的合理性49-50
- 三、清污防污工作与海上救助作业的划分50-51
- 第四节 环境损害赔偿有关规定51-52
- 一、环境损害的含义51
- 二、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51-52
- 第五节 纯经济损失赔偿有关规定52-55
- 一、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要求53
- 二、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53-55
- 第五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55-61
- 第一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55-59
- 一、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适用严格责任56-57
- 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论证57-59
- 第二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限额59-61
- 一、公约内船舶责任限额的规定59-60
- 二、公约外船舶责任限额的规定60-61
- 三、责任限额基金制度61
- 第六章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61-72
- 第一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证分析62-64
- 一、“Kurdistan”号油轮事故中损害赔偿机制的运作62
- 二、“Arrow”号和“Iriving Whale”号事故62-64
- 第二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对其他各国之借鉴64-66
- 一、通过国内立法弥补国际公约之不足64-65
- 二、及时加入国际油污损害赔偿体系65
- 三、建立本国的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65-66
- 第三节 完善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指导原则66-68
- 一、发展海上航运业与保护海洋环境并行66-67
- 二、充分保障船舶油污事故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67
- 三、进一步加强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的相互融合67-68
- 第四节 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反思68-72
- 一、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发展68-70
- 二、全方位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70-71
- 三、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内立法体系的整合71-72
- 参考文献72-74
- 致谢74-75
- 个人简介75-76
- 发表的学术论文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阳;;浅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原则[J];中国海事;2006年04期
2 赖惠燕;;关于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问题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2期
3 邹红兵;张俊中;;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初探[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8期
4 韩洪蕾;;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2期
5 吴昊;;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郑才荣;;中韩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宋家慧;美国《1990年油污法》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概述[J];交通环保;1999年03期
8 胡正良;;设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法律问题研究[J];海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9 罗迅;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J];航海技术;2003年03期
10 许民慧;浅谈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关于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中的法律问题[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鑫;;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研究[A];改革创新不停步,攻坚克难促发展——2013年“苏浙闽粤桂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聪;;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构想[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刚;殷佩海;熊德琪;;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体系的必要性[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船舶机电分册)[C];2002年
5 黄军根;王盛明;孔祥昆;;浅析在深圳开展建立油污损害赔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必要性[A];船舶防污染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运福;林翠珠;;我国沿海运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龙玉兰;;油污损害赔偿案有关法律问题[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彭晋平;刘先鸣;;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9 黄军根;孔祥昆;;《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的发展情况和建立我国国内船舶油污基金的研究分析[A];2004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运福;林翠珠;;在中国水域发生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损失范围[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二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明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7月1日起征[N];中国保险报;2012年
2 记者 李丽辉;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开征[N];人民日报;2012年
3 记者 韩洁 徐蕊;7月起将开征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永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7月开征[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记者 郭一信;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正式运作[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7月1日起征[N];证券时报;2012年
7 湖南师范大学 文同爱 何燕;关于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体系”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记者 孙妍;我国将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N];中国交通报;2005年
9 郑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原则[N];中国矿业报;2002年
10 李薇;韩丽萍;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N];中国水运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巍;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金聪;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王蓉;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文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王然;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王霞;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沈蓝蕾;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孙绍宁;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师世云;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王皓;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规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8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