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海上执法的国际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1 22:28
  从上个世纪下半页开始,陆地资源呈现出接近枯竭的态势,陆上经济的发展瓶颈逐渐显现,然而广袤的海域空间、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大量的未探明的海底矿产使得人类急需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海洋经济上来。随着海洋科学研究逐步深入,船舶建造、海洋勘探和开发技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各种各样的海洋经济活动大规模展开,而且在地域上已经远远超越了近海的局限。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打破了三海里领海的传统制度,确立了新的海域划界和海域管辖权制度。这都使得各个国家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阶段。 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和海域疆界的特殊性,许多事件都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例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船舶油污事件,包括刚刚发生的墨西哥湾海底石油泄漏事件,都影响到了包括沿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海上执法部门出现职能上的交叉,工作上存在大量交集,信息不通、联动不能导致的反应缓慢、损失扩大都造成了各方海洋利益的受损,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加以解决。 本文通过对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现状、领域进行分析,阐明了海上执法国际合作所建立的现实基础和法律基础,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海上执法...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海上执法与国际合作概述
    1.1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概念
        1.1.1 海上执法的概念
        1.1.2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概念
        1.1.3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特点
    1.2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领域
        1.2.1 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1.2.2 海上交通领域的国际合作
        1.2.3 渔政管理领域的国际合作
        1.2.4 海上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1.2.5 打击犯罪领域的国际合作
        1.2.6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1.3 海上执法所面临的国际合作新挑战
        1.3.1 海上犯罪活动带来的新挑战
        1.3.2 船舶油污事件带来的新挑战
        1.3.3 海洋物种保护带来的新挑战
第2章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基础问题研究
    2.1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中的实践基础
        2.1.1 解决执法海域重叠问题的实践基础
        2.1.2 解决执法海域空白问题的实践基础
        2.1.3 平衡海上执法力量的实践基础
    2.2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2.2.1 条约法基础
        2.2.2 行政法基础
第3章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模式建构
    3.1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模式建构的必要性
        3.1.1 明确主体法律地位的需要
        3.1.2 确立合作原则的需要
        3.1.3 提高合作协调性的需要
    3.2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原则
        3.2.1 基础性原则—海域主权原则
        3.2.2 能动性原则—海权平等互惠原则
        3.2.3 特殊性原则—最大合作原则
    3.3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方式
        3.3.1 条约机制
        3.3.2 灵活交流机制
        3.3.3 临时应急机制
    3.4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主体
        3.4.1 国家
        3.4.2 国际组织
    3.5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争端解决机制
        3.5.1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争端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3.5.2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争端解决的一般原则
        3.5.3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争端的解决方法
        3.5.4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争端解决的程序
第4章 海上执法国际合作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4.1 中国开展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4.1.1 中国开展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近现代史
        4.1.2 中国开展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现状
    4.2 国际合作对中国海上执法的影响
        4.2.1 积极影响
        4.2.2 消极影响
    4.3 对中国参与海上执法国际合作的建议
        4.3.1 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
        4.3.2 对应当采取措施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8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4038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