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国内法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8:25

  本文关键词: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国内法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 国际犯罪 国内立法


【摘要】:《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将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规定为国际犯罪,中国作为《议定书》的缔约国理应通过国内立法予以回应,但现行国内刑事立法没有与之对应的罪名,而是按照外延相当宽泛的包容性罪名惩治,两个罪名的差异性致使国内法在应对本罪时处于尴尬境地。为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借鉴其他国家的国内立法,有必要在中国刑法分则第二章中增设劫持大陆架固定平台罪和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两个罪名,并相应地配置不同的法定刑。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 国际犯罪 国内立法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涉海管理体制及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研究”(13JZD040)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海上恐怖主义犯罪及法律对策研究”(ZJ2013018)
【分类号】:D993.5;D997.9
【正文快照】: 海上安全事关海洋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海洋权益,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是一种海上恐怖主义犯罪,严重危及海上公共安全,易造成海上恐怖状态,被《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明确规定为国际犯罪,中国已参加该公约,理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建军;;坚硬的理论,弹性的规则——罪刑法定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潘庸鲁;;由王马玲案看被害人过错问题[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3 范相玉;;浅议过失危险犯[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黄梅艳;;有罪推定的思辨之美[J];才智;2011年12期

5 刘作勋;对增加新条文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特征的比较法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徐成宝;;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渊源探析——以法律的继受为视角考察寻衅滋事罪的存在根据[J];财经政法资讯;2012年02期

8 李建华;略论外国经济刑法立法形式[J];当代法学;2000年02期

9 隋光伟;羁押属性及适用原则[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10 赵秉志;李慧织;;业务过失犯罪处罚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曲波;;国际法上海盗罪的认定与惩治[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齐岩军;;中西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卢建平;叶希善;;犯罪分层与刑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6 邢文生;李润华;;赋权与规制:职务犯罪侦查中技术侦查的路径选择[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7 王震;沙云飞;;海盗罪及其在我国国内立法问题[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8 李拥军;;现代西方国家性犯罪立法的特点与趋向——以完善我国当代性犯罪立法为旨归的考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敬明;海盗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魏杏兰;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成杰;论刑法中的敲诈勒索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浩亮;性贿赂入罪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娟;试论酒后驾车的罪与罚[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仁荣;陈协平;;国际刑事法院的前景与中国的应策[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2 刘联恒;;浅析恐怖主义犯罪适用刑事普遍管辖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3 黄智勤;朱军良;;论中国刑法与国际犯罪[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高铭暄,王秀梅;国际刑法的历史发展与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1期

5 苏雄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新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姚萍,张琨;浅析国际犯罪引渡问题特殊性与中国实践[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7 张殿军;赵明明;;论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海滢;;国际犯罪与国际刑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颖;;浅议国家承担国际刑事责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任忠臣;陈玉;;论个人的国际犯罪刑事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现状、发展与应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耀忠;;普遍管辖原则本土化及其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陈子军;;互联网儿童色情犯罪的国际犯罪化——从如何防范青少年成为网络“黄毒”受害者谈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陈子军;;互联网儿童色情犯罪的国际犯罪化——从如何防范青少年成为网络“黄毒”受害者谈起[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于阜民;;海盗犯罪之对策——国际犯罪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张秀玲;;对我国“入世”后跨国犯罪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黄文旭;;论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平;建立相对统一的惩治严重国际犯罪标准[N];法制日报;2004年

2 范红旗;国际犯罪的国内追诉[N];法制日报;2004年

3 赵秉志 阴建峰;“当代国际刑法与国际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徐翼;罚没资产将有效打击国际犯罪[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黄芳;加强我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的协调与衔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 张磊;《罗马规约》与未成年人犯罪[N];法制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辛红 《法人》杂志记者 吕斌;美国诱捕中国公民程序严重违法[N];法制日报;2010年

8 黄俊平;国际刑法的新发展[N];法制日报;2004年

9 ;通过法治建立国际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张国庆;“聪明”的单边主义[N];经济观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张兰图;国家刑事管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雷;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的现状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7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世平;论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志梅;国际犯罪主体问题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吴慧;国家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郭子谊;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饶培培;个人国际刑事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6 李江;论灭绝种族罪[D];湘潭大学;2007年

7 陈敏;海洋环境污染及其法律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郭爱荣;普遍管辖权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贾翔龙;国际法中灭绝种族罪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王月鹏;国际犯罪管辖权的发展与豁免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9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569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