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人口贩运之国际法分析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人口贩运之国际法分析
【摘要】:现如今,全球经济化的发展令各国的边境开放,令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也有所增大,这也为跨国人口贩运这一个古老的犯罪形式也提供了温床。在国际犯罪组织下,现如今的跨国人口贩运已经成为了一个行动统一,手段多样的国际化犯罪活动。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国际法中关于人口贩运体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口贩运 国际法规范体系 执行 受害人保护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跨国人口转运是一种手段多样,组织行动统一的一种国际化犯罪活动。相关调查表明,每年全世界约有上百万人遭受该类型犯罪的侵害,在根本上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所共同应对的一个难题。对其进行百余年的立法机制建设现如今国际社会上已经逐步形成了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华;;国际刑法概念之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刁伟民;;论国际航空保安公约在中国的适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綦通;;论国际刑法的“法”属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类型研究:回顾、反思与探寻[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5 黄涧秋;;论国际刑法中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6 朱文奇;;中国是否应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上)[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7 吴瑞;;论国际侦查合作的基本范畴[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冯景旭;国际刑法的惩处模式[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9 刘韶华,杜晓君;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及相关问题[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10 王秋玲;;论国际法上海盗罪构成条件之弊端[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敬明;海盗罪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建中;国际法庭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8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阮传胜;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陈雷;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的现状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燕林;海盗赎金赔付相关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萍;关于海盗罪中普遍管辖原则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郭明杰;海盗行为之国际法探究[D];烟台大学;2010年
5 俞佳;普遍管辖权行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张丙申;论我国的死刑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吴慧;国家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王海琨;确立国家刑事责任的争议及其价值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懿德;论“或引渡或起诉”义务[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吴文戈;反人道罪构成要件演变的历史原因[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柯;贾少学;;国际法的性质之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3 王博;;不断涌现的国际法研究新方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3期
4 温遥超;;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03期
5 李威;;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吕江;;论国际法的实效——以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经验证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余敏友;应重视和加强对国际法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88年02期
8 依凡·谢瑞尔,尤明青;国内法院对国际法的查明与适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9 杨泽伟;晚近国际法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法学;2000年06期
10 莫纪宏;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白中红;;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国际法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谦;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与国际法价值[N];光明日报;2007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令良;和谐世界呼唤新的国际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3 谢小庆;如何认识当代国际法的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刘敬东;国际公法不容挑战[N];法制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郭恒忠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阴剑峰;美英对伊动武缺乏国际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少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9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朱博夫;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方炜;浅析国际法在核军控进程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熊平;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初论[D];外交学院;2005年
5 赵伟;国家间战略互动对国际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庞永三;试析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志秀;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及其困境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李霓;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国际法理论的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王丽;论国际法中的软规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8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69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