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条约地位的不同学说及其实践
本文关键词:国际条约地位的不同学说及其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条约 适用 国内法优先学说 国际法优先学说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愈加密切,涉及的国际条约也愈加增加,而其所带来的冲突也在不断增加,国际条约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是与冲突规范有着密切关系的。本文从学说一元论和二元论出发,通过国内外的实践对比,来发现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适用时涉及到的学说,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条约 适用 国内法优先学说 国际法优先学说
【分类号】:D993.8
【正文快照】: 国内法优先说一元论的“国内法优先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德国学者耶林内克(GeorgJellinek)、左恩(Zorn)、考夫曼(EhrichKaufmann)等人提出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律体系中,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国际法从属于国内法,国际法的效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栗晓宏;;国际条约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J];当代法学;2006年02期
3 陈立虎;周敏;;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4 于飞;论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特殊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宋杰;;国际法院关于《联合国宪章》的解释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6 慕亚平;卢嘉嘉;;论CEPA的性质及其实施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唐青阳;论WTO规则的法解释主体[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8 李伯军;对条约在国际法中的地位、缺陷与发展趋势问题的探讨[J];时代法学;2004年03期
9 胡诚军;共同利益:国际法本质的基石[J];时代法学;2004年04期
10 陈立虎,周敏;非WTO法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J];时代法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立杰;GATS框架下的跨国银行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黄涧秋;保障措施实施条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马静;论国际义务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许诏智;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王勇;条约在中国适用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陈延忠;国际税收协定解释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雷;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制度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曾皓;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仲裁解决方法[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良才;个人请愿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私法全球化[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陆静;论条约在我国的执行[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袁国际;《反倾销协定》第17条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韩凤玉;保障措施争端解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裴煜;论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D];武汉大学;2005年
9 吴荣荣;中国入世议定书之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10 赵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D];外交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梁;;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理论探讨及实务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吴卡;;条约规则如何成为一般习惯法——以《海洋法公约》为考察重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慧;;浅议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国际刑事领域的适用[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2期
4 刘官印;刘浩;;浅析国际海盗罪行的国内法适用[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5 胡晓红;;CISG在中国适用的方法论思辨[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6 王文娟;;我国惩治战争罪立法面临的挑战和建议[J];国防;2011年09期
7 薄龙;;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究[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8 潘冰;;浅谈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7期
9 吴文汀;;论我国立法中的冲突性国际惯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程信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交往中的法律协调问题[J];当代港澳;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珍;;风险预防原则在WTO法中的体现及适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梁洪杰;;略论WTO规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3 孙南申;;论WTO协议在中国的法律实施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4 张小勇;;《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与知识产权[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5 张晓东;;论欧盟法及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桂荣;;外观设计法律保护的国际溯源和国际条约[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7 陈朝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体系及有关问题[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张磊;;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高卢麟;;论专利制度国际发展趋势与争论焦点——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有关专利部分补充条约(专利法条约)草案的认识和初步分析[A];专利法研究(1991)[C];1991年
10 杨红菊;;关于在专利法中增加有关PCT内容的说明[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宇;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四次专题讲座[N];法制日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叶琦;国际条约的国内法适用分析[N];经济日报;2005年
3 高晓力;国际条约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掌握国际条约 做好质检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5 魏珍妮;两项条约助力网络著作权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特派记者 谭丽琳邋陈成智;尽快修改缔结条约程序法[N];海南日报;2008年
7 陈煜儒;我国空间立法要立出中国特色[N];法制日报;2007年
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法律处 原淇;《商标法新加坡条约》与《商标法条约》(1994)之比较[N];中国工商报;2006年
9 郭庆珠;《欧盟宪法条约》的法律解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杜文娟 毛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四次专题讲座[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俭平;国际条约中的征收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保延宁;我国适用WTO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娜;国际法对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顾崧;国际民商事诉讼竞合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刘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释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朱莉;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阳;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2 王颖;国际私法领域国际惯例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柯玲娟;试论国际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刘文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与邻接权条约(WPPT)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陆静;论条约在我国的执行[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巴特嘉尔格勒;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国际条约在蒙古国内法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艳玲;商人习惯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丁亮;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效力和实施问题[D];郑州大学;2005年
9 刘坤坤;《SPS协定》中风险评估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任f 皓;国际条约在中国法院的适用[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0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75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