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

发布时间:2017-09-11 10:16

  本文关键词: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刑法 国际刑法学 中国


【摘要】:在历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兴起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繁荣之后,我国的国际刑法学发展已经步入一个"茫然"的"停滞"阶段。称之为"停滞",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国际刑法学研究虽然从表面上看依然成果丰硕、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已陷入空前的困境;冠之以"茫然",是因为学者们至今仍然陶醉在中国的国际刑法学研究"形势一片大好"的喜悦之中,对于浮华之下所隐藏的危机似乎丝毫没有觉察。因此,在当前浮躁的学术氛围下,重新审视我国国际刑法学研究的现状,正视其间存在的学术困境,对于深化国际刑法学的研究、提升国际刑法学的学科地位、发挥国际刑法学的学科价值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国际刑法 国际刑法学 中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20047):“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对国际刑法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对国际刑法学的开拓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多年来,我国的国际刑法学研究不仅日趋成熟,而且为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和对外刑事司法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与支撑。但是,同全球视野下国际刑法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晓静;;关于国际刑法概念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华;;国际刑法概念之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缪因知;;论国际法上反人道罪的发生范围与管辖权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李海滢;;反思、探寻与追问——国际犯罪概念的厘定[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4 李贤武;冯娜;;论刑法中的人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姜旭阳;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非政治化问题的探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马骏;;国际犯罪主体争议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1期

7 王自利;;基于国家犯罪意识和意志的国家刑事责任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4期

8 李綦通;;论国际刑法的“法”属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吴飞飞;洗钱罪的几个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10 陈金涛;试论引渡中主权与人权的冲突与协调[J];当代法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状、问题与应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勇海;共同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张露藜;国家豁免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赵金成;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洪晓;试论死刑不引渡原则[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慧;国家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丁奕瑶;国际刑法中战争罪构成要件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海琨;确立国家刑事责任的争议及其价值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严力;现代海盗问题的国际法视角审视[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文戈;反人道罪构成要件演变的历史原因[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亚奇;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犯罪[D];烟台大学;2011年

9 李超;民间对日索赔的国际刑法依据[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薇薇;死刑不引渡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平;;国际刑法初探[J];现代法学;1984年04期

2 杨敦先;;国际刑法学协会与刑法学动态[J];中外法学;1990年06期

3 储槐植;李文燕;薛瑞麟;张文;崔庆森;;刑法学研究的新构想[J];中外法学;1991年01期

4 乌尔里希·齐白;周遵友;;悼念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教授[J];刑法论丛;2010年02期

5 高铭暄;赵秉志;赫兴旺;颜茂昆;;刑法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法学家;1995年06期

6 田如锦;;浅谈国际刑法的概念[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5期

7 余叔通;;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述略[J];法学家;1995年02期

8 马克昌;;谈国际刑法学界研究动态及方向——国际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大会纪略[J];楚天主人;1995年04期

9 张琼;;在国际刑法领域推进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互动——评《国际刑法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犯罪的法律控制》[J];大学出版;2006年01期

10 高铭暄,王秀梅;当代国际刑法的发展与基本原则[J];人民检察;2005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维彬;;文化视角下的中国[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潘伟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幼铭;吴永刚;;我国油储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5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钟书华;;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甄橙;;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邵瑶春;;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书臻;面向全球化的国际刑法[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张伟杰;如何让外逃贪官受到法律严惩[N];工人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秦平;加强国际交流共同打击跨国犯罪[N];法制日报;2004年

4 蒋安杰 赵阳;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京闭幕[N];法制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文广;研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刑法意义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国香 刘守珍 何 靖;加强国际合作 严惩外逃贪官[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记者 何 靖;第十七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京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秦平;建立相对统一的惩治严重国际犯罪标准[N];法制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N];法制日报;2004年

10 郭洪平;今后五年法学研究有十大重点[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4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10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博;FDI在中国的区域分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存彪;中国多层次直销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付娟;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范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D];东北大学;2005年

5 吴涛;“刘翔效应”对我国田径运动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6 刘佳;中国电信业关系营销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孙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浅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一;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肇端[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王苗苗;美国新干涉主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0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30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