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外国人私法地位趋同化发展观察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各国外国人私法地位趋同化发展观察及启示
【摘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私法的趋同化不断加强,表现出各国国际私法更多地采用相同或相似的规定。一个国家的法律表现出超越国家共同体观念而在人类共同体的范围内考虑人的私法地位问题的趋势,未来我国有必要在以承认人类的共同主体性为价值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私法体系。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外国人 私法地位 私法趋同化
【分类号】:D997
【正文快照】: 近现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法律趋同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法律趋同化,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法系的法律,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随着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彼此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与相互吸收,从而逐渐接近或者不断趋于一致的倾向。这种趋同化的表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顺;;解构司法民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彭凤莲;;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傅新球;;女性参与权色交易的社会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曲沛;;论法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6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郝江波;;从人本的审美价值观看李健吾咀华批评的古典品格[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刘怡;杨长ng;;中国传统文化与纳税人意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魏建国;;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10 刘旺洪;;现代化范式与中国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王鑫;;试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立法的依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5 康宁;;浅论土家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6 李爱君;;从朗读书面证言到修炼盘询艺术——公诉视角看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审判程序的修改对公诉工作的挑战[C];2012年
7 熊晓平;夏宇;郑强;;文化互融与法院队伍之治——兼论中、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8 吴良军;郑强;李小勇;;审判管理遭遇“反差”背后——兼论案件质量评估走出“困局”的机制改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王晨;;公正的印迹: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与风格——以最高人民法院“两评查”活动为切入点的实证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邓志伟;伍玉联;汪坚;;路漫漫其修远兮:禁止令适用的困境与出路——以对中部某省的实证调研为分析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唐文彬;《申报》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妇女法律传播(1927——1937)[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长青;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迎军;论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刘帅;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村规民约问题[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民;;论外国人私法地位的本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王利民;论外国人的私法地位与国际私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费侃如;;参加长征的几位外国人[J];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01期
4 郭维建;;日本采取措施制止外国人以就学为名赴日打工[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06期
5 赵启正;;赵启正同志谈外宣的几个问题[J];对外大传播;1998年07期
6 卢韦;外国人临时住宿登记信息计算机管理的现状和思路[J];广东公安科技;2001年01期
7 ;颁发《关于未取得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和来中国留学的外国人在广州就业的管理规定》的通知[J];广州政报;1992年10期
8 柯塞北;遗憾并非无 不虚中国行[J];华人时刊;1994年03期
9 ;关于颁发《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02期
10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J];创业者;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学檬;;16~19世纪外国人眼中的福建——关于外国人看福建的笔记之一[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王丽春;李茹;;外国人齿科诊所相关管理适宜探讨[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顾颖;;《你所不知道的当代中国》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4 杜洛伊;刘小龙;;医学气功是我国医学的特长,发展医学气功可以改变“捧着金碗要外国人的剩饭”的问题,能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筱霞;;财富福建与商业意识——外国人看福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正兵;;《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实施办法》与《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英译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有威;;外国人眼中的民国底层社会——以“洋票”回忆录为中心的探讨[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李宝琦;;美国学者墨子刻教授谈中国现代化与儒学传统[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9 董箫;;拒绝司法与一国的国家责任[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何辉玉;;针灸现代化之我见[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刘晓林;国人出国不再难 外宾入境更方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记者 王罡;今日起外国人可在我省申请永久居留[N];陕西日报;2004年
3 李润波;外国人出版的晚清《图画灾民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车夫;汽车出口不能做一次就跑路[N];国际商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张书;刘芬珍:旅游产业要赚外国人的钱[N];湖南经济报;2007年
6 编译 陈湘;中国就业市场上的“洋鬼子”们[N];世界报;2006年
7 记者 赵宇青邋通讯员 林必达;“入境提示卡”服务外籍旅客[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刘磊邋本报记者 杨丽娟;独立社区的外国友人接待站[N];辽宁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鹤邋刘旦 通讯员 胡善斌 梁素玲 项华;非法外籍劳工抢民工饭碗[N];广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樊国安;《泊客中国》: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孝玲;中韩外国人直接投资法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唐伟华;清前期广州涉外司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罗国智;企业中群体决策绩效的中外比较[D];暨南大学;2007年
4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吕英亭;宋朝涉外法律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6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巨新;清朝前期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基元;中韩外资准入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健;传媒新词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张卫华;新港学派视野中的外交保护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以奎;17世纪在俄国的外国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富;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3 沈一波;试论外国人在出入境管理中的法律地位[D];复旦大学;2008年
4 赵春玮;外国人入出境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云晓;论国际人权法视角下的外国人工作权利[D];复旦大学;2008年
6 金淑喜;崔致远诗歌创作浅探[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程伟;论公民身份与选举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碧峰;外国人眼中的晚清呼和浩特[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蔡宝弟;在华外国人的法律规制:问题及建议[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唐洁;在中国城市生活的外籍旅居者:生活状况、文化适应及社会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8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3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