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损害的国家责任:虚幻或现实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损害的国家责任:虚幻或现实
【摘要】: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受历史积累因素的影响,无论各国如何控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仍不可避免,而气候变化损害的国家责任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跨界损害,气候变化损害无论在国际不法行为的认定还是因果关系的确定方面,都对现行国家责任制度提出了挑战。由于诸多障碍的存在,追究气候变化损害的国家责任在目前尚不具备充分的现实可行性。不过,来自国家责任的潜在压力至少有助于敦促各国积极改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并就气候变化损害的救济尽快制定切实有效的全球性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损害 国家责任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气候变化导致的重大跨界损害的责任承担”(10YJC820033)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京都时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法律对策研究”(11JJD820019)
【分类号】:D996.9;D992
【正文快照】: 引言人类活动(即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各国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手段,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基本原则,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那力;;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灿铃;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燕;《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评析[D];外交学院;2007年
2 杨明;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曦;;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J];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2 吴军;张称意;徐海根;;《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与焦点[J];生物多样性;2011年04期
3 刘能冶;;航运减排国际法新动向[J];世界海运;2011年09期
4 吴益民;;论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1年08期
5 张伟华;;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要求的WTO合规性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J];国际观察;2011年04期
7 杨泽伟;;当代国际法的新发展与价值追求[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8 郝晓霞;;浅析跨境环境污染损害[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9 郭建坡;姚天冲;;“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实施中的困境及解决办法[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荣;刘秀;陈奕彤;;国际环境法视野下的北极生态安全及其风险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于红燕;孙法柏;;《京都议定书》批准与实施的前景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双娥;;论气候变化与风险防范原则[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5 谷德近;;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雅屏;;一起大连海事污染案背后的思考——记大连开发区663水产养殖户诉长江航道局海域污染损害案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缪东玲;;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的国际进程分析[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8 蒋亚娟;徐以祥;;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王欢欢;;欧盟环境法的最新发展、不足与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那力;;环境问题:人类之痛,法制之重(代译者序)[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如柏;对气候变化人为原因的法律控制[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海洋的世纪”需要“和谐海洋”[N];解放日报;2009年
3 CBN记者 冯迪凡;联手致力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法律协议[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振江 韩明伦 通讯员 李富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声誉[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于文轩;《京都议定书》:为地球生命架设一道防线[N];检察日报;2005年
6 记者 林妍;通过有效立法发展绿色经济已成各国共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本报特派哥本哈根记者 方利平 吴倩;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N];广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文晖;周永康致信祝贺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召开[N];检察日报;2009年
9 郭烁;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CBN记者 王慧卿;《里斯本条约》终获欧盟国家“全票”通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郝海青;欧美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黄小喜;国际碳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贾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贺;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3 杨楠;气候变化之国际法应对[D];吉林大学;2010年
4 舒馨;气候变化下世界贸易组织之作用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健;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吴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权利义务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奕彤;国际法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西方语境与中国因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张伟伟;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孔令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1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