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由走向发展: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治理
本文关键词:从自由走向发展: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治理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各国纷纷采取限制自由贸易的保护主义措施。保护主义措施在短期、局部是可能有好处的,但从长远和整体的向度观察则是有害的。当前,国际贸易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自由开放的世界秩序。国际社会应着眼于构建和强化多边的自由贸易框架,而不能任由保护主义泛滥。在国际贸易回复通畅自由的市场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以往促进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的规范,促进世界的公平、持续发展。就国际贸易秩序而言,无论是恢复自由还是促进发展,最有效的治理手段都是法治。中国应积极参加并努力推进从保护回归自由、从自由走向发展的国际贸易治理趋势。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国际贸易治理 保护主义
【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后期项目“国际经济法治”(11JHQ015)
【分类号】:D996.1
【正文快照】: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触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动荡,而且导致了很多国家的社会问题甚至政治变乱。[1]当然,最核心的影响领域还是在经济贸易方面。贸易、投资与金融虽然由不同的体系所规制,但是世界经济各领域之间的敏感度日益提高,贸易、投资和金融的相互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木珠;;WTO体制下普惠制的变化与未来——以欧盟新普惠制方案为实证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易小芳;李名家;肖尚桃;;节约型高校后勤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5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7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9 陈平;;安徽省农民进城务工对“三农”建设的推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0 张树全;;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方政;;浅析生态伦理视阈下的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胡道玖;;可行能力视野下的公共财政制度[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斌;;保险与经济发展:新发展视角[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俊文;两岸人寿保险公司效率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杨状;关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彭本超;论美国的财政民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艳丽;中国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立军;匡青松;;世贸组织“合理期限”仲裁制度探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纲;非关税壁垒论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宋才发;;论后危机时代贸易反倾销的法律防范[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3 闫瑞波;;出口企业争端解决的优选方式:出口和解——基于“后危机时代”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8期
4 都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5 张志新;;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肖飞;;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法律分析——以WTO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7 李靖文;;论WTO体制下的贸易与环境法律规则[J];现代商业;2010年12期
8 郭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共享下的法律需求[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9 都亳;;WTO体制下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协调[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10 陈晓芳;廖志敏;;反倾销法的经济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WTO的环境规则与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江伟钰;;论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3 李景义;;WTO体制下环境贸易纠纷法律问题浅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4 管荣;;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多边立法初探[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高玉泉;;WTO贸易协议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之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6 刘芳;;WTO涉及环境权利义务规则之分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7 刘鹏飞;;自由贸易还是文化多样性?——论《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公约》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可能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9 李艳芳;;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互动——兼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10 杨倩;;WTO规则中的环境法律问题探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明金维;正常的反垄断审查不是保护主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刘斯 孙望清 译;欧盟自由贸易依据的国际法框架[N];国际商报;2003年
3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刘敬东;善用WTO法律机制反制贸易保护主义[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法律基础和法律适用[N];国际商报;2005年
5 肖尧;科技标准化的作用是“双刃剑”[N];中国贸易报;2006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 马冉;贸易与文化多样性的协调[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李力;加入WTO后我们要做的工作[N];国际商报;2000年
8 周升和 编译;WTO的十大益处[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9 蔡 强;NAFTA中缔约国间争端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杨正伟;自由贸易区:WTO中的法律概念[N];国际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国元;博弈与协调—WTO体系下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重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林燕萍;与贸易有关的竞争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彭欢燕;商标国际私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章毓群;论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许诏智;贸易自由化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邓纲;WTO非关税措施协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朱晓勤;世贸组织与市场准入有关的环境措施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诗评;GATT第24条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杨志宏;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协调[D];山西大学;2005年
3 韩绘宇;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谢红梅;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与环境保护规则的冲突和协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林绍文;WTO框架下的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费凯;WTO体制下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协调[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谢伟勇;从贸易保护主义视角看反倾销的合理性[D];北京大学;2008年
8 周良东;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D];兰州大学;2008年
9 张小玲;我国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法律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10 王宇怀;论世贸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与实践[D];华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4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