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性质与效力——兼评中国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

发布时间:2017-09-13 06:32

  本文关键词: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性质与效力——兼评中国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


  更多相关文章: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建议 性质 效力


【摘要】: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建议对沿海国划定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具有重要影响,但各国对委员会建议的性质与效力存在争议。从法律性质角度看,委员会建议不仅仅是"建议性"的,而是一种国际法上的法律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后果,产生法律效力,约束提案国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他缔约国,甚至可能形成习惯法,对非缔约国产生约束力。委员会建议的提出和其效力的产生,还可能受划界争议等例外因素的影响。中国提交东海划界案,一方面在国际法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划界争议难以从委员会审议中获得有力支持,因此其效果不可高估。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建议 性质 效力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历史性权利’的阐释及其在南沙之争中的作用”[CLS(2012)D23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南沙油气资源开发的法律困境与对策研究”(2013BF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的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但超过200海里外的大陆架部分,必须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划界案。进入21世纪,划定200海里外大陆架成为沿海国扩展海洋权益的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匡增军;;俄罗斯的外大陆架政策评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2期

2 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吴卡;;冲之鸟不应拥有外大陆架——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能展开[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方银霞;李家彪;黎明碧;唐勇;尹洁;;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划界案的原则和方法——委员会建议摘要案例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3年02期

5 朱瑛;薛桂芳;李金蓉;;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引发的法律制度碰撞[J];极地研究;2011年04期

6 李毅;;论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兼谈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外大陆架申请[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7 周忠海;张卫华;;试论国家单方法律行为的若干基本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潘军;;一次卓有成效的国家实践——200海里外大陆架法律制度下澳大利亚划界案的实证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2年08期

9 薛桂芳;王冠钰;;澳大利亚外大陆架划界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正祥;郑路;;我国北极战略浅见[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3 李振福;闵德权;;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的人工鱼群模糊聚类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4 韩笑;吴wM;;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原则之探析[J];海峡法学;2012年01期

5 申耘宇;秦佳萌;;试论北极的治理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5期

6 吴勇锋;;国际法视角下对“世纪审判”合法性之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7 黄晓莉;;论国际损害责任——国际法律责任的新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8 邱丽敏;;国际损害性后果责任制度的公平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9 林金香;;关于双重国籍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10 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J];国际观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军;;俄罗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介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2年卷第1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褚晓琳;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中的预警原则[D];厦门大学;2008年

4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5 康文中;大国博弈下的北极治理与中国权益[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张寒;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律责任体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8 刘秀;南极生物遗传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高云;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秀;美加北极群岛水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涂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许X;国际航空运输法中“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罗婷;北极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小艳;论国家承认的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熙;中国及周边国家外大陆架申请案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王源泉;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责及其建议的效力[D];外交学院;2011年

10 刘霞;浅论钓鱼岛的领土主权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华;;试析俄罗斯的北极战略[J];东北亚论坛;2009年06期

2 阮振宇;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海洋法:冲突与协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吴卡;;中日冲之鸟争议再认识:一种方法论的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4 颜其德;朱建钢;;《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4期

5 颜其德;胡领太;;南极洲政治前景浅析[J];极地研究;2005年03期

6 杜正艾;地缘特点对俄罗斯外交传统的影响[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苏枫;;外大陆架的争夺意在资源[J];新世纪周刊;2009年17期

8 岳来群;杨丽丽;赵越;;关于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战略性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11期

9 吴依林;;《南极条约》的背景意义及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薛桂芳;王冠钰;;澳大利亚外大陆架划界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南极大陆架的国际法学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5期

2 张光;;公平原则在大陆架划界中的适用[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徐爽;;浅论等距离/中间线在大陆架划界中的适用[J];消费导刊;2009年22期

4 林正丽;;大陆架划界理论和东南亚国家的实践[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任志强;;论等距离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2期

6 张万彬;张敏;;钓鱼岛与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7 江河;;和平解决东海争端法律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8 张万彬;张敏;;论东海大陆架划界原则[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金永明;;论东海问题与共同开发[J];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郑若晨;;试析大陆架划界的公平原则[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文弦;金翔龙;黎明碧;;海底扇在外大陆架划界中的潜在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永明;;岛屿与岩礁的法律地位论析——以冲之鸟问题为研究视角[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琴筝;中国应以实际行动表明保卫主权不手软[N];国防时报;2011年

2 查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走出粗线条议论传统 仔细研究南海声索国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新闻工作者 曹辛;中国外交需要G2[N];经济观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子岩;东海海疆暗流涌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孙罗南;越南计划闯西沙采石油[N];国防时报;2011年

6 成汉平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越南战略谋划与越美互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上海社科院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 金永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N];东方早报;2011年

8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 博士 钟飞腾 副研究员 张洁 本报记者 雷志华;南海策:解释权与海权一个不能少[N];华夏时报;2011年

9 张评;日欲对钓鱼岛实际控制转为法理控制[N];国防时报;2010年

10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吴士存;中国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建设性力量[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朱瑛;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的科学与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邱文弦;自然延伸概念在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姜延迪;国际海洋秩序与中国海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6 关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妍;大陆架划界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秋玲;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之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宣纯捷;大陆架划界规则及其实践意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何鹏;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章成;北极海域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张玉兰;关于大陆架划界公平原则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朱文思;论大陆架划界公平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席s,

本文编号:842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2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