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航空环境法的演进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9-14 08:02

  本文关键词:国际航空环境法的演进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航空环境法 芝加哥公约 气候变化


【摘要】:国际航空环境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标准或技术措施到兼采运行措施和市场措施,从关注噪声和地面空气质量到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从关注航空减排与减噪到关注航空环境治理中的可持续燃料开发、融资、适应等衍生问题的演进历程。国际航空环境法今后可能面临更大挑战和发展困境,但体系会更趋完整,基本理念会逐渐清晰,法律效力会不断加强。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国际航空环境法 芝加哥公约 气候变化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航空排放的国际法律控制及中国对策研究”(2011M501384) 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陕西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法律环境研究”(2010Z053)
【分类号】:D993.4
【正文快照】: 航空活动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然而,快速发展的国际航空运输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公众对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心,航空与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热门(popular)”话题。联合国秘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彤;曾德琼;;论我国空警体制的完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章毓,邹日强;国际组织对条约法制度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王妍娟;张鸣胜;;完善我国飞机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1期

4 孙玉超;;赵维田教授的航空法思想评介——纪念赵维田教授逝世两周年[J];时代人物;2007年12期

5 黄涧秋;恐怖主义的内涵及其惩治原则[J];社会科学家;2002年02期

6 张世良;;国际航空运输承运人责任探微[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7 王瀚;孙玉超;;国际航空运输领域侵权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周忠海;;论专属经济区上空的法律地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唐蕴锋;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上空的权利[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裴仕彬;杨惠;;航空保价运输的性质与适用[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少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夏卿;飞机发动机排放对机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沈志韬;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威;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董玉鹏;国际航空运输法律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覃华平;1952年罗马公约现代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彭越林;民用航空运输服务市场开放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涛;航空器跨国担保交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彭朔弦;《开普敦公约》在我国适用的法律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艾恒;民用航空运输航班延误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龚睿;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许博;国际航空联盟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红丽;论铁路货物运输迟延问题及其法律救济[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滕金;航空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罗丽娟;国际航空精神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许X;国际航空运输法中“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夏志阳;论航班延误[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坤玉,李芳,邹立海;飞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万静;申超;;未来气候变化国际立法谈判中的中国立场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3 李威;;论国际环境法的科技生态化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视角(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05期

4 李威;;基于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经济学考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朱晓勤;温浩鹏;;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困境、挑战与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毕青华;;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之路[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建伟;;气候正义与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应对[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年02期

8 杨泽伟;;论气候变化对人权国际保护的影响[J];时代法学;2011年01期

9 杨华;;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法律问题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吴军;张称意;徐海根;;《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的气候变化问题:谈判与焦点[J];生物多样性;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荣;刘秀;陈奕彤;;国际环境法视野下的北极生态安全及其风险防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2 于红燕;孙法柏;;《京都议定书》批准与实施的前景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双娥;;论气候变化与风险防范原则[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5 谷德近;;从巴厘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态势和原则[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蒋亚娟;徐以祥;;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缪东玲;;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的国际进程分析[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8 刘惠荣;杨凡;;北极法律的生态化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欢欢;;欧盟环境法的最新发展、不足与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董岩;;碳交易市场定价的法律规制——基于美国和欧盟的国际比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如柏;对气候变化人为原因的法律控制[N];中国气象报;2003年

2 CBN记者 冯迪凡;联手致力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法律协议[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金永明;“海洋的世纪”需要“和谐海洋”[N];解放日报;2009年

4 于文轩;《京都议定书》:为地球生命架设一道防线[N];检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振江 韩明伦 通讯员 李富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声誉[N];驻马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文晖;周永康致信祝贺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召开[N];检察日报;2009年

7 郭烁;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在京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林妍;通过有效立法发展绿色经济已成各国共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CBN记者 王慧卿;《里斯本条约》终获欧盟国家“全票”通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丁洪美;人类活动导致野生动物危机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郝海青;欧美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黄小喜;国际碳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贾甲;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康文中;大国博弈下的北极治理与中国权益[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贺;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3 杨楠;气候变化之国际法应对[D];吉林大学;2010年

4 辛正果;《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中国和印度的应对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舒馨;气候变化下世界贸易组织之作用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健;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吴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权利义务配置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奕彤;国际法视角下的气候变化西方语境与中国因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张伟伟;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8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8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