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出版物案评析
发布时间:2017-09-14 09:01
本文关键词:中美出版物案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 GATT1994 出版物 贸易权 公共道德
【摘要】:2009年8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向WTO成员散发了美国诉中国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以下简称“中美出版物案”,案号为WT/DS363)的裁决报告(WT/DS363/ABR)。该报告裁决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违反了《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Trade1994,GATT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和《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的规定。纵观该案的争端解决过程,由于中方国内立法和应诉策略上存在一些问题,直接或许间接地导致了本案的败诉。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案由。即:美国诉中国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案(以下简称“中美出版物案”,案号为WT/DS363)。 第二部分是案情介绍。主要介绍起诉方的意见、被诉方的回应、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裁决要点。对案件情况的解释为第三部分分析案件争议焦点和双方分歧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是案件争议焦点和双方的分歧。通过考察美方和中方的辩论过程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以找出中方败诉的原因。中美双方就涉案措施是否违反了中国政府的贸易权承诺、是否可以援引GATT1994第20条(a)款公共道德例外条款及分销服务是否构成区别对待,,违反国民待遇义务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第四部分是本案争议所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因为GATT1994第20条(a)项公共道德例外条款的适用及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的解释是本案胜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对这两个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接下来分析此案中中方败诉的原因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是关于本案的启示。通过分析此案中中国暴露出的问题,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本文主要从国内立法的缺陷、应诉策略的失误这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在本案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 GATT1994 出版物 贸易权 公共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1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 案由11
- 二、 案情介绍11-15
- (一) 起诉方的意见12-14
- (二) 被诉方的回应14
- (三) 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裁决要点14-15
- 三、 案件争议焦点和双方的分歧15-23
- (一) 关于“电影”、“音像制品半成品”等的属性问题15-16
- (二) 如何解释“以符合 WTO 协议方式管理贸易”的含义16-18
- (三) “必需性”的考察18-19
- (四) 中国是否可援引 GATT1994 第 20 条“公共道德例外”的规定19-21
- (五) 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的解释21-23
- 四、 本案所涉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23-27
- (一) GATT1994 第 20 条公共道德条款及其适用23-25
- (二) 服务贸易承诺减让表的解释25-27
- 五、 本案的启示27-33
- (一) 中国在应诉中暴露出的不足27-30
- (二) 问题的解决途径30-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小勇;;WTO框架下中美文化作品市场准入争端的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06期
2 龚柏华;;“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援引GATT第20条“公共道德例外”的法律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849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