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基因资源:从生物剽窃到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4 10:17

  本文关键词:基因资源:从生物剽窃到公平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问题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基因资源 生物剽窃 公平获取 惠益分享


【摘要】:生物剽窃,损害了基因资源所属国及所有者的利益,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了防治生物剽窃,相关国际立法确认了基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原则,这是进步,却也存在缺乏细化方案和具体执行机制等明显不足。完善国际立法的关键是赋予基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安排以较强的法律约束力。为此,基因资源丰富的国家一直进行不懈的抗争,并在相关国内立法上做出了努力。作为基因资源大国,中国应制定基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法,并应适时修改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在其中补充或增加与不同基因资源的特点相契合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条款,但应以公平与合理为限。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基因资源 生物剽窃 公平获取 惠益分享
【分类号】:D997.1
【正文快照】: 基因资源也称遗传资源,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材料。世界上的基因资源大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利用基因资源进行生物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因资源如何获取和惠益分享方面,这两类国家一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俊强;21世纪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罗晓霞,葛海;知识产权国际利益平衡机制之法理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王明明;程蕾;戴鸿轶;;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逸平;;学会学术交流与知识产权保护[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军;企业专利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志玉;网络作品的版权与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延政;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德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谊;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合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玉琼;构建创新型国家中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周洪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蒋玉玲;CEPA环境下商标法律制度的冲突与协调[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李月明;知识产权战略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任漱晨;集成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学强;专利侵权民事责任在诉讼中的确定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海;吴琼;;关于生物剽窃规制框架的法律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冬明;;和谐世界视野下共赢性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2 史学瀛;杨新莹;;生物剽窃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兼析中国的对策[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3 闫海;吴琼;;关于生物剽窃规制框架的法律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4 杨海东;;浅析农业知识产权保护[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立;“智利石榴”能否被澳大利亚申请专利[N];检察日报;2003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三大成果透出温暖曙光[N];中国环境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久红;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国际法规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重;遗传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蒙;生物剽窃的国际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潘峰;论植物品种权的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5 曾燕;人类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马娟娟;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建邦;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郁佳;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蔚丽华;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养护机制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侯玉静;转基因技术成果的专利保护和利益分享[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9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49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