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演进及其前瞻——兼及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协调
本文关键词: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演进及其前瞻——兼及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协调
更多相关文章: 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黑社会组织犯罪 刑法立法
【摘要】:中国有组织犯罪立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孕育、创制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刑法典第294条和其他关联条款为主体,以刑法修正案和相关司法解释等其他法律文件为补充的有组织犯罪惩治体系。但是,根据国内外犯罪形势的变化和新挑战,从长远来看,在保持现有的分散式立法模式不变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立法观为指导,需要在刑法典总则部分对罪行严重的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禁用假释,并增设独立的刑事没收制度;同时,在分则部分保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谓,规范有组织犯罪的构成特征,并增加单位犯罪主体和完善资格刑配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协会;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黑社会组织犯罪 刑法立法
【分类号】:D924.3;D997.9
【正文快照】: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中国惩治和防范有组织犯罪①的形势愈发严峻。一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有组织犯罪依然“呈现出数量上日益增多,质量上由黑社会性质组织向典型的黑社会组织演化,活动区域趋于跨国跨地区性发展的特点;在组织架构上,呈现出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俊平;资格刑适用范围之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廖敏文;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之基石[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田宏杰;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卢建平,郭理蓉;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3年05期
5 于改之;我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J];法学论坛;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财产刑之完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燕飞;建国初期有组织犯罪形态及特征[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臧建国;有组织犯罪的刑事政策探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年02期
4 梁华仁,陈清浦;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及控制体系研究[J];法学杂志;2003年02期
5 高铭暄;赵秉志;田宏杰;;1999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0年01期
6 曹颖苹,梅建明;对恐怖主义概念与成因的初步分析[J];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翟金鹏;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防范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郭子贤;;对“黑社会组织”概念的词义分析与实证考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李双其;;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侯乐;我国洗钱犯罪及其对策[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由明言;邪教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朱宝明;反洗钱若干问题的经济理论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4 林燕焱;财产刑适用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6 阮传胜;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葵;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与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雅丽;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3 李伟;有组织犯罪论[D];郑州大学;2001年
4 刘毓颂;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乔洪翔;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计苏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农中校;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四川大学;2002年
8 陈山;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赵昆荣;论有组织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邵英男;试论黑社会性质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宏杰;试论我国“反黑”刑事立法的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田文昌;颜九红;;简论中国刑罚制度改革[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3 薛进展;单位犯罪刑罚的适用与思考[J];法学;2002年09期
4 赵秉志;刑法修改中的宏观问题研讨[J];法学研究;1996年03期
5 谢佑平;论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宪法保障与司法保护——以刑事司法为中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陈光中,郑旭;追求刑事诉讼价值的平衡——英俄近年刑事司法改革述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1期
7 李国如,杨春洗;当代中国刑法体系功能研究──兼及系统论方法的运用[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粤兴;贾凌;;罪刑法定视野中的黑社会性质组织[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2 ;刑事法前沿问题[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3 赵靖;赵亮;;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参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潘攀;;《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八大看点[J];中国律师;2010年10期
5 赵秉志;袁彬;;2010年我国刑法学研究要览[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6 张建;俞小海;;《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分则部分评述[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0年06期
7 王强军;;特殊累犯裂变式增加的理性应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飞跃;;累犯成立条件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9 刘春花;;宽严相济:刑事立法之政策选择——解读《刑法修正案(八)》[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10 许健;;特殊累犯规定的体系性思考[J];河北法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2 武和平;;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王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学注释[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4 张天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关问题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莫洪宪;王明星;;中国大陆黑社会犯罪特点及其刑事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朱沅沅;;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 全面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张天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关问题探讨[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8 陶积根;张军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界定与防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刘士心;;祖国三地“反黑”立法比较与内地“反黑”刑事实体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10 金泽刚;;加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林楠特;“打击有组织犯罪法律适用问题”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N];法制日报;2009年
2 丛河;加拿大大力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N];中国质量报;2000年
3 武和平;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特征[N];法制日报;2001年
4 柏启传;解读“有组织犯罪”[N];人民公安报;2001年
5 王会伟;关于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1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晶晶 本报记者 刘金林;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N];检察日报;2009年
7 张玉鲁 朱延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增设财产刑[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穹;关于“严打”整治斗争中的法律适用问题[N];检察日报;2001年
9 许成磊;有组织犯罪与集团性犯罪的组织性之异同[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杨灵方;浅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燕焱;财产刑适用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曾文波;洗钱罪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俊平;犯罪集团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卫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姚歌;中美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杨维根;有组织犯罪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孙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姜新维;司法实践视野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杨英;有组织犯罪防治的刑法规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刘毓颂;有组织犯罪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戴新时;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9 袁雪飞;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桂萍;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5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