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犯罪与国内犯罪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20 21:01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犯罪与国内犯罪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犯罪 国内犯罪 关系


【摘要】:国际犯罪是指由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因而被国际社会普遍确定为犯罪、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跨国性、涉外性、违反公约性都不是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国际犯罪不是从国内犯罪发展而来的,它们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并列范畴,是"犯罪"这一共同上位概念之下的子概念,从渊源上讲,两者基本上分属国内法与国际法两大法律体系。国际犯罪与国内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主要体现在犯罪危害的性质、针对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制定者不同三方面。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国际犯罪 国内犯罪 关系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刑法贯彻国际刑事公约研究”(10XFX024)
【分类号】:D997.9
【正文快照】: 一、确定语境:国际犯罪之外延、内涵及定义(一)国际犯罪的外延国内外学者对于到底什么是国际犯罪这一国际刑法学的核心问题,虽多有探讨,但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就国际犯罪的外延来说,有所谓“包含说”、“广义说”与“狭义说”等观点。“广义说”的实质是将某些涉外犯罪、跨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国际犯罪刑事责任再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左坚卫;外国被判刑人移管的原则、条件及程序研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赵劲松;;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国际组织责任法的编纂[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王少华;中国社会洗钱现象与反洗钱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吕岩峰,李海滢;国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适当法”观照——来自国际私法学的借鉴[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5 叶小琴;;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6 王国飞;析国家作为恐怖主义的主体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高铭暄;王秀梅;;当代国际刑法的新发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郭洁;论恐怖组织及其犯罪[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2期

9 刘韶华,杜晓君;个人国际刑事责任及相关问题[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10 彭文华,郭文东;论国际刑事法院之管辖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赵建文;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杨正鸣;民国时期恐怖活动与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张露藜;国家豁免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杨彩霞;刑法空间效力论[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维春;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核;论国际刑法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马福威;论“反恐”中的国际合作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疏震娅;论普遍管辖原则与国家主权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凌梅红;从《罗马规约》看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单勇;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跨国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綦通;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D];吉林大学;2004年

8 曹璐;跨国有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石玉英;经济全球化下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10 曹静;我国刑法与国际反恐公约接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尔宾·埃泽尔;孙静;;国际刑事法院之路:《罗马规约》的产生和基本内容[J];中德法学论坛;2002年00期

2 杨柳;;国际刑事法院盯上卡扎菲[J];南风窗;2011年14期

3 宋杰;;国际关系中的司法干涉:新干涉时代来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7期

4 詹金门;;海盗罪定义之新观察[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5 陈帅;;论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的条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6 孙瑜洁;;国际刑法中酷刑罪构成要件争议问题研究——兼论我国酷刑犯罪的立法完善[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7 郭剑平;兰娟;;论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正义结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田如锦;;浅谈国际刑法的概念[J];中国-东盟博览;2011年05期

9 苏敏华;;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管辖权补充性原则[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10 杨达;;“官方身份无关性”原则与非缔约国管辖豁免[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现状、发展与应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耀忠;;普遍管辖原则本土化及其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于阜民;;海盗犯罪之对策——国际犯罪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谢焱;;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引渡国际犯罪人的基本法律问题——卡拉季奇引渡案若干法律问题的分析[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钱晓萍;;论“政府犯罪”——国家不法行为体系中一个被忽视的环节[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黄文旭;;论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胡平;王文一;;论跨国环境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牛建平;张爱军;;试论环境犯罪的国际化趋势——兼论环境犯罪的国家责任[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平;建立相对统一的惩治严重国际犯罪标准[N];法制日报;2004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 张磊;《罗马规约》与未成年人犯罪[N];法制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辛红 《法人》杂志记者 吕斌;美国诱捕中国公民程序严重违法[N];法制日报;2010年

4 张晋溪;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共同打击跨国犯罪[N];中国信息报;2011年

5 黄俊平;国际刑法的新发展[N];法制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广;研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刑法意义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山东省聊城市国家税务局 徐冉;小议国际刑法的管辖普遍性原则[N];中国妇女报;2010年

8 黄芳;简论酷刑罪的概念和特征[N];法制日报;2004年

9 范红旗;法人犯罪国际立法有哪些新动向[N];检察日报;2005年

10 陈雷;结合“两许”案看中美反腐败司法合作[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俊平;普遍管辖原则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李綦通;理想国际刑法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5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兰图;国家刑事管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8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贵玲;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颜海燕;违反国际人道法犯罪的个人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梅;国际犯罪主体问题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张世平;论国际犯罪的国内立法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吴慧;国家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郭子谊;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探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饶培培;个人国际刑事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6 李江;论灭绝种族罪[D];湘潭大学;2007年

7 王月鹏;国际犯罪管辖权的发展与豁免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郭爱荣;普遍管辖权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贾翔龙;国际法中灭绝种族罪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刘增娥;增设涉外刑事司法协助程序的构想[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90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90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