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22:20
本文关键词:日本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为标志,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东盟带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以自由贸易协定的各种形式在亚太地区掀起了一股浪潮。为促进本国经济全面发展,日本一改以往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消极态度,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对双边自由贸易的态度越发积极。2002年,日本外务省制定了“日本FTA战略”计划,以东盟中心在东亚和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双边自由贸易。之后,日本不断细化和丰富其FTA战略,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EPA)超越了传统FTA的范围,除了FTA传统的要素外,还包括了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因此,日本将与东盟及成员国签订EPA作为推进其FTA战略的首要目标。本文以广义上的东盟来研究日本与东盟EPA,则其实行双轨并行的模式,即日本与东盟内成员国双边EPA和与东盟整体EPA两个层次。近年来,日本与东盟及成员国的EPA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其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越南分别签订了双边EPA,这些双边EPA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二部分为:伙伴关系与合作。2008年4月日本还与东盟整体签订了EPA,该EPA主要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领域。同日本与东盟各国签订的双边EPA相比,日本与东盟整体签订的EPA主要目标是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制造体系。日本与东盟各国达成的双边EPA和日本与东盟整体达成的EPA同时有效,两种协议的适用原则具体参照相关关税协定或原产地规则,按照特惠税率高低或原产地标准的严格程序由缔约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中国、日本和东盟的三角关系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构成的主要力量,三者之间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日本与东盟EPA的不断推进势必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地位带来挑战。本文从稳定中国在亚太地区经贸地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日本与东盟国家、东盟整体的EPA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带来的挑战加以分析,提出中国相应的对策。 全文近四万字,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日本与东盟EPA概述,主要对自由贸易协定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提出EPA不同于传统FTA的特征,明确本文所述EPA的概念,同时对日本与东盟缔结的EPA现状及动因进行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的两条主线,以此作为研究日本与东盟EPA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部分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围绕自由化与便利化、伙伴关系与合作两部分内容对日本与东盟成员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双边EPA分别进行解析。 第三部分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围绕自由化与便利化、伙伴关系与合作两部分内容对日本与东盟成员国中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越南双边EPA分别进行解析。 第四部分采取文本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对日本与东盟整体签订的EPA内容进行解析,主要围绕货物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伙伴关系与合作等方面展开。 第五部分采用比较与归纳的研究方法,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日本与东盟EPA的实施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地位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中国在当前形势下围绕推进有中国自身特色的FTA战略并进一步提升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地位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日本 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挑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一、日本与东盟EPA概述10-18
- (一) 自由贸易协定及相关概念10-12
- (二) 日本与东盟EPA的演进12-16
- (三) 日本与东盟缔结EPA的动因16-18
- 二、日本与新、马、泰双边EPA解析18-29
- (一) 日本与新加坡双边EPA18-22
- (二) 日本与马来西亚双边EPA22-26
- (三) 日本与泰国双边EPA26-29
- 三、日本与印、菲、文、越双边EPA解析29-42
- (一) 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双边EPA29-32
- (二) 日本与文莱双边EPA32-35
- (三) 日本与菲律宾双边EPA35-38
- (四) 日本与越南双边EPA38-42
- 四、日本与东盟整体EPA解析42-55
- (一) 货物贸易43-52
- (二) 服务贸易与投资52-53
- (三) 争端解决机制53-54
- (四) 伙伴关系与合作54-55
- 五、日本与东盟EPA对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对策55-61
- (一) 日本与东盟EPA对中国的挑战55-58
- (二) 中国的对策58-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日本与东亚经济合作[J];当代亚太;2004年03期
2 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亚太;2005年03期
3 潘金娥;;2008年越南经济综观[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4 许祥云;;东亚FTA体系中的原产地规则与东亚生产体系[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5 王育谦;;2007年的菲律宾政治经济形势[J];东南亚;2008年Z2期
6 朱幼恩;泰国的双边FTA战略[J];东南亚研究;2005年05期
7 郑先武;全球新一轮双边自由贸易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11期
8 钟乃仪;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观察;2002年02期
9 孙仁金;陈焕龙;吕佳桃;;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开发管理与对外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8期
10 刘昌黎;;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新发展新课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89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9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