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3:37
本文关键词: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东盟 刑事司法警务 法律机制 国际化犯罪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大势所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不可阻逆的时代潮流,同时,这三大理念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所秉承的三大原则。尤其是随着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日趋密切,中国与之相邻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之间的跨境犯罪也与日俱增,这些犯罪不仅包括毒品交易、拐卖妇女儿童,还包括经济犯罪和抢劫船只等。面对这种数量上不断呈上升趋势的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仅仅依靠各个国家的司法机关独立进行监管,应该是已远远不能与当前的这类犯罪作斗争的需要所适应了,如何加强中国—东盟之间双边抑或多边的刑事司法警务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跨历史长河,从中审视,我们会发现十几年的事实表明,如果各国仅仅依从自己管辖的范围来行使犯罪管辖的话,就可能在管辖的范围上出现空隙和漏洞,这样就给了某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机会,不能对他们进行应有的惩罚。因此,为了使本区能够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更有效地阻止跨国犯罪,各国司法机关只有不管加强合作,开启国际写作的“大门”,建立侦察协作机制,有针对性的,对犯罪者给予严厉的打击,使他们终究难逃法律的制裁。 本文首先从警务合作的概念、分类和原则等方面着手,对刑事司法警务合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后面的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研究奠定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中国东盟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背景下,总结了双方合作可能的基础,如法理和法律基础等。并以此为根基,详细细致地研究了中国东盟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述了合作的范围和障碍。最后,在整个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合作的具体措施,进而展望我国同其他国家一道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打击跨国犯罪、国际有组织犯罪及国际恐怖主义,为保障我国的和平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国际贡献。
【关键词】:中国东盟 刑事司法警务 法律机制 国际化犯罪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7.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国际警务合作概述11-15
- (一) 国际警务合作相关概念的界定11-14
- 1. 国际警务合作11-13
- 2. 国际警务合作的特征13-14
- (二) 国际警务合作的分类14-15
- 1. 双边条约的协助与无双边条约的协助14
- 2. 地域性的刑事司法协助与国际性的刑事司法协助14-15
- 二、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背景与可行性分析15-19
- (一) 我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背景15-16
- (二) 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警务合作的可行性16-19
- 1. 国际刑事警务合作的法理依据16-17
- 2. 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法律基础17-19
- 三、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现状19-26
- (一) 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适用原则19-20
- 1. 相互给予平等权利的原则19
- 2. 特定事项原则19
- 3. 双边国家都进行处罚原则19
- 4. 保留拒绝合作的原则19-20
- (二) 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警务合作的范围20-22
- 1. 反恐合作20-21
- 2. 禁毒合作21
- 3. 打击各种类型的跨国犯罪21
- 4. 控制疾病和防治自然灾害的合作21-22
- (三) 我国与东盟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特点以及比较适用22-24
- 1. 我国与东盟刑事司法警务合作解决机制的特点22-23
- 2. 我国与东盟警务合作比较与适用的具体表现23-24
- (四) 现阶段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制度的实证分析24-26
- 1. 湄公河惨案的侦破与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24
- 2. 中越两国边境建立禁毒联络官办公室,加大两国之间的国际警务合作24-25
- 3. 我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国际刑事警务合作获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25-26
- 四、我国与东盟国家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体制的完善26-35
- (一) 我国和东盟国家关于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的儿点建议26-28
- 1. 建立我国东盟刑事区域执法合作机构26
- 2. 尝试建立次区域的统一逮捕令制度26-27
- 3. 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合作27
- 4. 健全和完善信息情报交换机制27-28
- (二) “非典”峰会对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启示28-31
- 1. 树立“综合安全”观念28
- 2. 扩大合作范围28-29
- 3. 完善合作渠道,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相结合29-30
- 4. 加快建立危机预警机制30-31
- (三) 我国与东盟国国际刑事司法警务合作展望31-35
- 1. 以国内法为视角31
- 2. 以与东盟国家合作为视角31-35
- 结语35-36
- 注释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40-41
- 致谢4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稚;中国与东盟禁毒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3期
2 黎巧萍;中越双边预防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工作实施情况及相关问题[J];东南亚纵横;2003年06期
3 聂会翔;;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现状与前景[J];东南亚纵横;2007年05期
4 姚川;;非传统安全视野下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8年02期
5 杜宝庆;;中国与东盟刑事司法协助浅析[J];东南亚纵横;2008年12期
6 黄风;王君祥;;关于建立我国区际逮捕令制度的设想[J];法学;2009年06期
7 叶清e,
本文编号:892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89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