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反假冒贸易协定》的发展动态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22 13:50

  本文关键词:《反假冒贸易协定》的发展动态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ACTA TRIPS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复活升级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的种类和范围已经从实体货物扩大到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其中的相关问题也在国际社会上备受关注,例如反假冒与反盗版问题。围绕这一议题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的国家已经制定了众多有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2011年10月开始签署的《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开辟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篇章,成为该领域的最新立法趋势。在新历史背景下,ACTA是以复边机制的形式兴起,它是关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之争的最新发展。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变迁的角度去研究ACTA,将有利于系统地理解ACTA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于准确把握后ACTA时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发展和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ACTA研究的主要领域与焦点问题,找到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和需深入研究的内容,明确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问题。 第二章梳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从多边——双边/单边——复边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中探寻出ACTA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发达国家通过以反假冒盗版为借口、实际上通过体制转换的方式来强化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进而到TRIPS的演进,标志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的建立和成熟,TRIPS还第一次在国际层面将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关联,为成员国提供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要求。此后,为了继续维护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势,发达国家开始在WTO体制内推行“超TRIPS"条款;同时致力于通过其他国际组织来提高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关税组织)并从以TRIPS为代表的多边体制转向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代表的双边体制和单边主义。发达国家在多边体制和双边体制下寻求突破的努力均告失败,不得不在多边和双边体制之外寻求解决途径,而ACTA就是这种体制之外的解决途径的开端。 第三章阐述ACTA超越TRIPS的内容。深入研读了ACTA文本中的具体条款,重点比较ACTA文本与TRIPS协议条款的主要不同之处,总结出ACTA超越的内容并给予适当评价。 第四章探讨后ACTA时代的"ACTA变相回归”态势,即ACTA某些条款纳入到后续一些自由贸易协定中,其推行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做法,正被众多国际协议不断加以吸纳和发展,这种影响已经不亚于其生效,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隐性模板。本章主要介绍了TTIP、CETA和TPP如何借鉴和超越ACTA使其全面“复活或升级”,并总结ACTA产生的实质,从产业升级、国家安全、全球价值链以及创新重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实质。 第五章探讨ACTA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大多数学者都从宏观层面研究ACTA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则结合本专业研究领域,重点以ACTA主要谈判国的出口贸易、美国海关扣押侵权商品状况为例,结合具体数据研究ACTA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具体阐述应对ACTA及其复活和升级的措施。企业层面推动企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转移;加强产学研合作,强调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努力在全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海外专利申请比例,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专利流氓”等。政府层面借鉴国际上有经验国家的做法,发挥政府的主导核心作用;联合其他国家或非政府组织,建立利益趋同的国际联盟;深化自身的FTA建设,全面推动自贸区建设,更多参与各种自由贸易谈判;完善本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制体系。
【关键词】:ACTA TRIPS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复活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6.1;F752.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论文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15
  • 1.4 创新与不足15-17
  • 2 国际知识产权体制演变与ACTA的产生17-23
  • 2.1 多边知识产权体制的演进与发展瓶颈17-19
  • 2.1.1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从BIRPI到WIPO的演进17
  • 2.1.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从WIPO到WTO的演进17-18
  • 2.1.3 其他国际组织中多边知识产权体制的进展18-19
  • 2.2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向双边、单边主义转移19-21
  • 2.2.1 WTO多边谈判受阻与FTA的蓬勃发展19-20
  • 2.2.2 利用单边主义增强知识产权优势地位20-21
  • 2.3 ACTA开辟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复边体制21-23
  • 3 ACTA与TRIPS的内容比较23-29
  • 3.1 民事措施23-25
  • 3.1.1 适用范围扩大并删除了例外情况23
  • 3.1.2 更严厉的损害赔偿估算方法23-24
  • 3.1.3 关于“销毁”侵权货物和将其“清理出商业渠道”的规定24
  • 3.1.4 获得信息权方面24-25
  • 3.2 边境措施25-26
  • 3.2.1 ACTA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出口和过境贸易25
  • 3.2.2 ACTA海关依职权执法的门槛进一步降低25
  • 3.2.3 权利持有人申请程序更容易25-26
  • 3.2.4 更有利于申请人的担保制度和更为严格的保证金放行规定26
  • 3.3 刑事措施26-27
  • 3.3.1 不确定的刑事责任门槛26
  • 3.3.2 扩大刑事措施的适用范围26-27
  • 3.4 在数字环境下执法措施方面27-28
  • 3.5 小结28-29
  • 4 ACTA的最新发展动态——变相回归29-39
  • 4.1 ACTA阴影笼罩下的TTIP谈判29
  • 4.2 试图部分拯救ACTA的CETA谈判29-30
  • 4.3 大范围相似甚至超越ACTA标准的TPP谈判30-36
  • 4.4 ACTA模式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实质36-39
  • 4.4.1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调查,阻碍新兴国家产业升级36
  • 4.4.2 知识产权保护从技术法律层面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36-37
  • 4.4.3 保持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37
  • 4.4.4 保证发达国家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中处于领导地位37-39
  • 5 ACTA模式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39-46
  • 5.1 中国对ACTA主要谈判国的出口贸易发展状况39-41
  • 5.2 ACTA模式推行对中国出口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41-46
  • 6 应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趋势的中国策略46-53
  • 6.1 推动企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46
  • 6.2 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46-48
  • 6.3 提高企业海外专利申请比例48-50
  • 6.4 有效应对“专利流氓”50-51
  • 6.5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核心作用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9
  • 后记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君;李茂;;知识产权执法的国际新标准以及我国的应对——以ACTA民事救济措施为例[J];东方法学;2012年03期

2 张娜;;论《反假冒贸易协议》对我国的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衣淑玲;;《反假冒贸易协定》谈判述评[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7期

4 袁真富;郑舒姝;徐洋;;《反假冒贸易协定》的主要特点及其现实影响[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8期

5 崔国斌;;《反假冒贸易协议》与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比较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8期

6 程文婷;;《反假冒贸易协定》与我国知识产权法比较刍议[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8期

7 薛洁;;走近《反假冒贸易协议》(ACTA) 知识产权边境执法部分初探[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2期

8 孙益武;;论ACTA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执法[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2期

9 孙益武;;《反假冒贸易协议》述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10 杨鸿;;《反假冒贸易协定》的知识产权执法规则研究[J];法商研究;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90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0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3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