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主体 国际事务 国际关系 实践活动
【摘要】:上世纪80年代,非政府组织产生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对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其实践涉猎诸多领域,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都能看到非政府组织的身影。他们广泛的参与国际事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反映公众意愿,提出符合国际社会需求的主张和建议,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如此,非政府组织并没有得到国际法的认可,其至今还不是国际法主体,而对于其能否取得这一资格,还是存在诸多争议的。从历史上看,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在国际上一直未得到确立。主流观点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但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也在不断的进化着,各主权国家在这样的形势下广泛参与国际活动。这就要求除了主权国家,还需要其他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助。因此,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并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且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多方面关注。同时,非政府组织因其自身的优势,在全球事务上能起到其他行为体无法实现的效用。那么国际社会就需要吸纳这样的角色来协助开展活动和解决问题,因此,也在考虑其是否应该获得国际法主体资格。当下,承认非政府组织的地位的国家和组织日益增多,这表明,非政府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逐步获得更多的认可。本文将对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剖析其是否应成为国际法主体,对当前诸多困扰提出解决建议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国际法主体 国际事务 国际关系 实践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非政府组织概述12-17
- (一)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12-14
- 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12-13
- 2、非政府组织的特征13-14
- (二) 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发展14-15
- 1、非政府组织的兴起14-15
- 2、非政府组织的发展15
- (三) 非政府组织的实践形式15-17
- 1、研究、教育和知识传播15-16
- 2、倡议和游说16
- 3、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16-17
- 二、关于非政府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争论及解读17-21
- (一) 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范围17-19
- 1、国际法主体的概念17
- 2、国际法主体的范围17-19
- (二) 关于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纷争19-21
- 1、有关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不同学说19
- 2、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现状19-20
- 3、国际法主体资格的限制性解读20-21
- 三、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发展变化21-25
- (一) 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立法尝试21-22
- 1、制定国际公约21
- 2、同联合国建立制度化联系21-22
- (二) 一些非政府组织具备了国际法主体资格22-23
- 1、随着国际社会的需要逐步获得认可22
- 2、在一定限度内可以成为国际法主体22-23
- (三) 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的发展趋势23-25
- 1、由区域性承认到普遍性承认23
- 2、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23-25
- 四、确立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解决对策25-30
- (一) 通过法律活动确立国际法主体资格25-26
- 1、通过法律的制定实现主体资格的确立25
- 2、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25-26
- (二) 通过参与活动提升国际地位26-27
- 1、广泛开展国际活动,提高国际影响力26-27
- 2、参与全球治理活动27
- (三) 加强自身建设独立发展27-30
- 1、提高自身能力和建设28
- 2、非政府组织之间联合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红;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晓玲;;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之探讨[J];研究生法学;2003年01期
3 李伯军;对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问题的重新认识[J];河北法学;2004年05期
4 王晓真;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一点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S1期
5 新薇;;打破传统,建立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J];当代经理人;2006年05期
6 王鹏;宋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辛崇阳;;对国际法主体的界定标准及其内容的再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8 黄镇;;论人类的国际法主体地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黄海;;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8期
10 张超;阿里木·热合甫;;视角的转换:“中亚”概念的国际法性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衡;;中国和平发展中的不和谐音符——有关“拉萨事件”的若干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王定贤;;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之再思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刘杰;;普遍管辖权:理论与实践[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张乃根;;简论国际法在规范国际秩序中的作用[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Erik Franckx;Marco Benatar;Nkeiru Joe;Koen Van den Bossche;;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海洋地物的命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0年卷第1期[C];2010年
6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的国际法基础[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8 邓宁;;统一与干涉:对南奥塞梯事件的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霞娥;谈国际法概念的教学误区[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慎思;中国人对国际法的贡献应该坚持[N];法制日报;2008年
3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 黄惠康;“一国两制”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上)[N];光明日报;2012年
4 李毅 朱峰;从国际法角度论统一的中国[N];法制日报;2000年
5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杨海坤;“软法”何不译为“柔法”[N];北京日报;201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文奇;钓鱼岛争端出路何在[N];法制日报;2012年
7 柳华文;《反分裂国家法》的国际法基础[N];检察日报;2005年
8 蒋学跃;国际公法之复习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司平平;巴勒斯坦入联具备国际法依据[N];法制日报;2011年
10 杜文娟 毛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四次专题讲座[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冀明;全球电子商务安全法制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灵芝;论跨国公司的国际法主体资格[D];南昌大学;2015年
2 卢雅澜;气候难民的国际法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汪孝继;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条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包晰辙;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相关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杨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法主体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刘雪艳;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D];暨南大学;2016年
7 李子健;论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赵葳娜;湿地的国际法保护机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韩耀斌;试述跨界河流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王鹏程;世界遗产的国际法保护[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7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1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