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大陆架划界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7-09-26 15:27

  本文关键词:大陆架划界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南极条约体系 大陆架 划界


【摘要】: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建立了大陆架制度,要求沿海国应在批准《公约》生效十年内完成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目前,澳大利亚、挪威、阿根廷和英国等国在提交各国大陆架划界案时,先后对南纬60°以南地区的外大陆架提出了主张要求。自《南极条约》1961年生效以来,南极地区(即60°S以南地区)一直处于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的约束之下。南极条约体系是一个涉及国际南极事务众多方面的系统,对于维护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解读南极洲领土主张七国提交的大陆架划界案和有关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跟踪研究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的有关南极地区的划界案案例,分析了沿海国在南极地区的大陆架划界主张对南极条约体系法律地位产生的重大影响和挑战。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南极条约体系 大陆架 划界
【基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协作项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大陆架的法理研究及其对南极法律地位的潜在影响”(编号:NBQY200902)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一、南极条约体系由于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南极洲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块大陆。1908年—1941年间,先后有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智利和阿根廷等七国根据先占原则和扇形原则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到20世纪50年代,上述七国已圈定了83%的南极大陆,英国、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阮振宇;南极条约体系与国际海洋法:冲突与协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颜其德;朱建钢;;《南极条约》与领土主权要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4期

3 张侠;;南极圈地再起纷争[J];海洋世界;2009年07期

4 胡德坤;唐静瑶;;南极领土争端与《南极条约》的缔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吴艳兰;;椭球面上混合基线图形的缓冲区和等比例线问题[J];测绘工程;2011年03期

2 李政谦;;南极大陆架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8期

3 栾维新,曹颖;中国国际区域资源开发战略及关键技术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4期

4 盛红生;;论制止危害中国海洋领土安全活动的法律对策[J];法学杂志;2012年01期

5 束永军;;美军演破坏专属经济区及其上空军事利用国际法准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6 冯超;;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新世纪海洋观[J];经营管理者;2010年19期

7 刘锦红;;国际海洋法及领海制度的发展历史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25期

8 张林;;南极条约体系与我国南极区域海洋权益的维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2期

9 周定瑛;;中日两国关于东海大陆架定义和划界原则的分歧[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4期

10 张东奇,艾万铸;海沟和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J];海洋通报;199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王勇;条约在中国适用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4 孙豫宁;北极治理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5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冠钰;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于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石伟华;南极政治的多层面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金苏源;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合作探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苟英英;我国海洋倾废执法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赵蕾;中国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王明山;海岛对外开放与涉外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丹红;关于我国海岛科学开发利用的政策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9 赵承彬;国际海洋倾废制度研究及中国的海洋倾废管理[D];青岛大学;2009年

10 王百灵;海事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合作法律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立奇;南极考察回顾及今后极地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2 郭培清;;美国政府的南极洲政策与《南极条约》的形成[J];世界历史;2006年01期

3 徐世杰;浅析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工作机制及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3期

4 张林;;南极条约体系与我国南极区域海洋权益的维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2期

5 郭培清;;阿根廷、智利与南极洲[J];海洋世界;2007年06期

6 颜其德;胡领太;;南极洲政治前景浅析[J];极地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汉强;;东海划界不能回避冲绳海槽[J];南风窗;2010年14期

2 李中邦;日本调查大陆架及台湾地区政治情势对钓鱼岛主权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3年06期

3 林昊,钟广池;等距离-特殊情况原则与大陆架划界习惯国际法的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3期

4 天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三)——等距离的作用和地位[J];海洋信息;1995年06期

5 袁古洁;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浅析[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8年04期

7 李文渭;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与领海、国土不同[J];海洋科学;2000年08期

8 桐声;关于中国东海的钓鱼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问题的法律分析[J];日本学刊;2003年06期

9 卢修敏;;中日东海争端之评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海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J];海洋信息;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方兰;余平;;SeaBeam系统的技术改进及其在大陆架勘测专项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伟萍;;科学的意义、划界与进化[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瑞敏;刘怀山;;地球物理划界与海洋权益保护[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五)——地球物理与海洋安全[C];2009年

4 李圣法;程家骅;严利平;;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张卫彬;;公平原则及有关情况规则若干问题刍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黄国良;黄华;陈小文;;对河海划界的几点认识[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C];2006年

7 喻国良;唐造造;;东海人工岛屿建设与海域保护战略之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宋仲和;安昌强;张丽娟;仇志荣;;中国大陆和大陆架的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9 李胜法;陆健健;;东海大陆架鱼类多样性的现状与分析[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孙泰玉;;中国大陆架及其毗邻地区构造体系的划分及归属——兼论断陷的力学性质及成因[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5)[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占云;大陆架公司靠创新崛起[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臧运波;为海洋地质研究搭建更高平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记者  岳连国;俄罗斯加速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李月清;美国解冻海岸大陆架石油开采禁令[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赵腊平;中国理应拥有话语权[N];中国矿业报;2010年

6 甜甜;俄修订相关法律促进大陆架开发[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7 本报专稿 邱冰;我海军军官解读日舰调查大陆架意图[N];世界报;2005年

8 刘爱顺 吴姬昊;取得VAM公扣加工授权[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于蕾;俄北极大陆架能源开采潜力巨大[N];远东经贸导报;2006年

10 许森安;应准确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N];中国海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凯;东海大陆架渔业生态系统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S. Morris Cooper(马龙);利比里亚大陆架和盆地的重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4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5 孙炳辉;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7 宋云霞;国家海上管辖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9 冯维江;安全、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规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10 李成义;中国海洋战略边疆建设理论与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论大陆架划界的法律制度[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敏;试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郭丛溪;“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史茂成;大陆架公司高层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守启;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问题分析与思考[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芸芸;东海大陆架划界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慧玲;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及现实前景[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恒;钓鱼岛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许瑶;“冲之鸟礁”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甄百玲;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4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24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