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犯罪:理论界定与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理论界定与应对策略
【摘要】:恐怖主义犯罪定义上的诸多分歧,意味着对该犯罪定义的难度,也决定着需要寻找新的问题解决之道。要素分析法不仅可以表征恐怖主义犯罪之形式,而且反映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因而是一种可取的定义模式。立足于要素分析法,恐怖主义犯罪就是一种以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为主体实施的、旨在制造恐惧或恐怖气氛的各种犯罪的简称。而要合理应对恐怖主义犯罪,中国需要坚持"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并完善反恐方面的刑事立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敌人刑法 价值性冲突犯罪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资助 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820011)资助
【分类号】:D997.9;D924
【正文快照】: 美国“9·11”恐怖攻击事件后,全球均笼罩在恐怖主义犯罪阴影之中,并随着2004年“马德里爆炸案”和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等不断升温,从而使恐怖主义犯罪成为了各国共同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恐怖主义犯罪作为组织犯罪的种属,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害,其中,仅1996-200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价值边界[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赵秉志;;海峡两岸反恐立法之比较(上)[J];法学杂志;2010年06期
3 喻义东;论恐怖主义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地位[J];法学;2005年02期
4 梅建明;李健和;马振超;王存奎;翟金鹏;;美国反恐怖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熊伟;;敌人刑法:一个反击恐怖犯罪的新视角[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汪力;李林;江海;;当代恐怖犯罪及刑法对策新论[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守芬,韩永初;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之理性分析——报应刑刑事政策视角的观察[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8 姜涛;;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J];现代法学;2010年04期
9 王秀梅;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中国法学;2002年03期
10 范进学;权利概念论[J];中国法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秘明杰;;生态文明时代环境权利法定化的理论依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常生燕;;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环境刑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谈在祥;医疗事故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张锡镇;2002年东南亚反恐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3年04期
3 刘仁文;;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黄志雄;反恐怖主义:国际法的发展与挑战[J];法学杂志;2000年06期
5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6 唐纳德·K·皮雷格夫;卢建平;王君祥;杨易龙;;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中的国际合作[J];法学家;2003年05期
7 刘凌梅;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8 梁根林;责任主义刑法视野中的持有型犯罪[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9 莫洪宪;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J];法学评论;1999年04期
10 北岳;关于义务与权利的随想(上)[J];法学;199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民;反恐立法述评[J];犯罪研究;2003年01期
2 喻义东;关于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化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莫洪宪,王明星;我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控制及立法完善[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4 王健;;论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J];法学与实践;2005年02期
5 李希慧;徐立;;恐怖主义的概念、特征及反恐立法完善[J];人民检察;2006年03期
6 战立伟;;论我国反恐刑事法律的完善——以国际反恐立法为视角[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年04期
7 战立伟;;论我国反恐刑事法律的完善[J];公安研究;2007年07期
8 王鑫;;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叶海辉;对恐怖主义犯罪客体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3年06期
10 刘守芬;李瑞生;;纷争与平衡——推动中国反恐立法的几点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海辉;;对恐怖主义犯罪客体的现实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娜;中国加紧研究制定反恐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 王立民;恐怖主义难以逍遥法外[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谢望原邋季理华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财经学院法学院讲师;聚焦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政策五大问题[N];检察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蒋安杰 见习记者 唐俊;我国反恐立法亟需破题[N];法制日报;2005年
5 孟娜;中国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反恐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邓文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论略[N];光明日报;2007年
7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守芬邋博士生 牛广济;我国刑法中上游犯罪人可以成为洗钱罪的主体[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陈泽宪 黄芳;惩治恐怖犯罪中的人权保障问题[N];法制日报;2004年
9 徐金广;2002,,中国法制进行时[N];工人日报;2002年
10 苏长明;施行轻缓刑事政策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N];郑州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对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谭永刚;论我国反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兰兰;论我国恐怖主义犯罪与普通犯罪的适用冲突[D];兰州大学;2011年
4 程冬冬;简论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郭虹;恐怖主义犯罪及其立法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覃婕;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7 邱爽;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完善我国立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裴国富;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刘尚奇;从国际反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对策看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国鹏;恐怖主义犯罪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8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