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碳泄露的法律规制及其协调
本文关键词:论碳泄露的法律规制及其协调
更多相关文章: 碳泄漏 京都议定书 巴黎协定 生产者负担 原因者负担
【摘要】:碳泄露是"气候与贸易"关联的核心议题。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碳泄漏关注的重心从非对称性减排措施导致的竞争力损失转移到了减排义务分担的公平性上。将碳泄漏导致的排放量依"生产者负担"原则完全计入出口国的碳排放总量,从而决定减排责任分担,会导致严重的公平问题。发达国家以本国竞争力受损为由采取规制碳泄漏的单边措施,非但不能真正解决碳泄漏问题,反而会加重上述不公平。规制碳泄漏并解决其对减排公平分担的影响,需要重视多边规制及制度协调:一是要在UNFCCC的框架内完善贸易隐含碳的核算规则,科学、公平地核定各国碳排放量,确立"原因者负担"的减排责任原则;二是要进一步促进多边贸易机制的低碳化;三是要促进多边贸易机制与多边环境机制的协调。
【作者单位】: 中国法学杂志社;
【关键词】: 碳泄漏 京都议定书 巴黎协定 生产者负担 原因者负担
【分类号】:D996.9
【正文快照】: 引言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UNFCCC)到《巴黎协定》,国际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在内部建构上日趋成熟。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综合议题,它必然与其他领域的法律问题产生关联。国际贸易中隐含碳(EmbodiedCarbon)的产品导致的碳排放转移以及由此而生的碳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J];有色金属;2007年02期
2 周林军;;环境规则与经济权利——《京都议定书》中的法经济学理念[J];学术研究;2007年09期
3 黄艾禾;《京都议定书》之前世今生[J];新闻周刊;2002年31期
4 杜群;;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述评[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5 宁益;;京都议定书的商机[J];法人杂志;2005年02期
6 李敏;;利益的博弈——由《京都议定书》生效引发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6年03期
7 ;国际[J];青年记者;2007年24期
8 周洪钧;;《京都议定书》生效周年述论[J];法学;2006年03期
9 周林军;;环境义务与经济权利——解读《京都议定书》[J];经济法论坛;2006年00期
10 孙江涛;;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背景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红燕;孙法柏;;《京都议定书》批准与实施的前景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周林军;;环境规则与经济权利——《京都议定书》中的法律经济学理念[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惠荣;杨凡;;《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碳税制度的影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李普微;;清洁发展机制实践中的法律问题研究[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芳;王贺猛;;后2012时期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地位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2年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磊;俄政府批准《京都议定书》法案[N];法制日报;2004年
2 梦马;日本为何要终结《京都议定书》[N];中国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曹建华;京都议定书第二期难承诺[N];国际商报;2011年
4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学博士 霍政欣;国际社会保护环境的结晶:《京都议定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记者 陶冶;日本欲推翻《京都议定书》 坎昆气候大会起波澜[N];金融时报;2010年
6 于文轩;《京都议定书》:为地球生命架设一道防线[N];检察日报;2005年
7 南方日报特派多哈记者 龙金光;资金谈判拉锯战 英国首先松口[N];南方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林永锋;曼谷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N];中国能源报;2009年
9 曾一巳;多哈气候大会能否成“气候”?[N];工人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宙洁;《京都议定书》何去何从[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勋;解析京都议定书的作用与局限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英平;《京都议定书》及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任希锋;《京都议定书》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赵贺;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初探[D];外交学院;2008年
5 刘宇鸣;《京都议定书》的经济法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周鹂;试论《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挑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艳琼;《京都议定书》气候环境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曹婧甜;京都议定书下的碳泄漏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沈晓彤;欧盟航空减排指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雒小蕾;从京都到多哈:各国低碳义务的承担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0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8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