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与法律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与法律制度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国际实践启示我们,应对和处理海洋问题的关键是,在国内应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以及保障海洋战略实施的法律制度,以固化和保障这些海洋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重点通过发展海洋经济路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应分阶段地实施,包括区域性海洋大国/强国和世界性海洋大国/强国等阶段,并指出了在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基本指标,也论述了国家海洋战略的内涵及制定保障海洋政策和措施实施的海洋基本法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 海洋权益 海洋法制
【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我国应对海洋权益突出问题的策略研究”(AOCZD201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3.5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2013年7月30日)指出,建设海洋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永明;;中国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2 金永明;;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J];国际展望;2012年04期
3 金永明;;中国制定海洋基本法的若干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1年10期
4 金永明;;中国南海断续线的性质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J];中国法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永明;;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J];国际展望;2012年04期
2 金永明;;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国际法分析[J];当代法学;2013年05期
3 金永明;;论海洋法解决南海问题争议的局限性[J];国际观察;2013年04期
4 金永明;;中国应对突出海洋问题的国际法论析[J];国际展望;2013年04期
5 张洁;;黄岩岛模式与中国海洋维权政策的转向[J];东南亚研究;2013年04期
6 毛俊响;;菲律宾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的政治与法律分析[J];法学评论;2014年02期
7 张悦;陈宗海;;国内南海问题相关研究概述[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年01期
8 金永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及保障制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02期
9 金永明;;论南海资源开发的目标取向:功能性与规范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胡德胜;;驳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主张——领土取得的国际法视角[J];河北法学;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修方;解决南海争端的国际法思考[D];吉林大学;2013年
2 王荣;中国海洋安全及其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2 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J];东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3 管建强;;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研究[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4 史久镛;高健军;;国际法院判例中的海洋划界[J];法治研究;2011年12期
5 郭渊;;南海断续线的形成及其历史涵义的解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7 李金明;;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历史性水域、疆域线、抑或岛屿归属线?[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8 李金明;;国内外有关南海断续线法律地位的研究述评[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9 李国强;;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形成及南海问题的由来[J];求是;2011年15期
10 张卫彬;;论国际法院的三重性分级判案规则[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摘录)[A];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高层论坛材料汇编[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静;范晓婷;高战朝;;我国海洋权益法律制度研究——以体系构建为视角[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1期
2 姜延迪;;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飞;;构建现代海洋观念与战略[J];学理论;2011年18期
4 薛桂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陈树艳;;比较法域下的海洋权益保护及其在我国的实践[J];求索;2011年05期
6 刘艳;;从中日东海之争谈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2期
7 陈万平;;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及维护海洋权益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8 陈万平;;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9 宋增华;;海权的发展趋势及中国海权发展战略构想——兼论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兴起对中国海权发展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9年07期
10 刘惠荣;董跃;;中国海洋权益法律保障视野中的极地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瑞敏;刘怀山;;地球物理划界与海洋权益保护[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五)——地球物理与海洋安全[C];2009年
2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3 肖汉强;;南海传统海疆界线是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增刚;;无政府状态下的产权形成与保护——兼论中国海洋权益维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薛桂芳;胡增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世界海洋实践的影响[A];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徐丛政;黄硕琳;;专属经济区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延涛;冲之鸟“穿上马甲”还是礁[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谢宗惠;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积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N];中国水运报;2004年
3 李安民;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之对策思考[N];中国海洋报;2008年
4 贾宇 副研究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哪些海洋权益?[N];中国海洋报;2001年
5 王翰灵 ;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N];法制日报;2005年
6 公安部 陈伟;紧追权与海洋权益维护[N];光明日报;2010年
7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 孙志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工作任重道远[N];中国海洋报;2001年
8 ;《联合国海洋公约》赋予沿海国哪些海洋权益[N];人民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张明军;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N];解放军报;2009年
10 刘江平;关注经略海洋新趋势[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孔志国;现代条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倩;海洋争端的类型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威;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孙豫宁;北极治理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5 邱文弦;自然延伸概念在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关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D];吉林大学;2013年
8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保福;论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D];河南大学;2011年
2 罗婷;北极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欢;关于中国海洋开发的国家权益安全战略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潘泽雯;海洋权益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兰婷婷;海洋经济发展中区域联动执法机制构建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孙晓哲;海洋法中剩余权利与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王旭;中朝海洋领域冲突与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靳培雄;中国海权与国家的海上力量[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明;海洋法中的剩余权利与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邹磊;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理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9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8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