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9:43

  本文关键词: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航空事故 人身损害 赔偿制度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航空运输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与之相伴随的是国际航空事故的不断增加。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2014年7月17日,马航MH17坠毁,两起航空事故震惊全球。悲痛之余,也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关注。国际航空事故一旦发生即面临复杂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等问题,但本文仅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这一问题加以探讨,通过系统的分析论证,以期有助于推动这一制度的完善。要研究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问题,首先要了解国际航空事故的定义,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当事人,以及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所遵循的一般原则。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制度、经济以及历史文化的不同,其民事法律制度也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对同一国际民事关系,往往由于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便产生了应适用哪国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由于国际航空运输公约存在不同文本,航空运输的国内法有所区别,各国国际航空运输所依据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的不同以及各国司法机关对于公约条款解释存在差异等原因,当国际航空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选择适用不同国家法律时便会产生法律冲突。这些冲突主要体现在归责问题、损害赔偿的限额以及精神损害赔偿这三个方面。航空事故责任的认定非常严格,对于侵害的发生、造成的损害结果、责任的分担等都必须明确侵害主体、受侵害的主体、损害的事实以及造成损害的因果关系。虽然《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赔偿范围以及赔偿限额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但由于国际航空事故的涉外因素可能分布于许多国家,而各国法律对国际航空事故责任的具体规定各不相同,导致对于如何确定责任分担必须依靠各国的国内法处理。由于调整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公约和协定大多不具有强制性,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具体执行公约时各不相同,在损害赔偿的归责问题、赔偿范围以及赔偿限额等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我国用来调整民用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归责的法律主要包括我国签订的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国内航空运输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民航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部门规章。我国对于现行法律关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相对比较滞后,需要学习借鉴航空运输业高度发达国家丰富的经验总结,可以通过增加承运人的保险意识;逐渐取消承运人责任限制;统一过内外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限额;扩大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等方式,不断完善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制度。
【关键词】:国际航空事故 人身损害 赔偿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7.1;D922.2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一、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9-14
  • (一) 国际航空事故的定义9-10
  • (二) 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当事人10-12
  • (三) 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则12-14
  • 二、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的冲突14-20
  • (一) 导致国际航空事故损害赔偿适用法律冲突的原因14-17
  • (二) 国际航空事故赔偿法律冲突的主要体现17-20
  • 三、《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20-25
  • (一) 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归责的一般规定20-21
  • (二) 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范围的一般规定21-22
  • (三) 对国际航空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定22-23
  • (四) 对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限额的一般规定23-25
  • 四、我国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及其完善25-32
  • (一) 关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25
  • (二) 关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问题25-27
  • (三) 关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27-28
  • (四) 关于国际航空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限额问题28-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安生;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7期

2 戴俊勇;论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继续治疗及其费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李淑娟;制定科学统一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有法可依[J];工会博览;2004年09期

5 ;高法公布人身损害赔偿标准[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年02期

6 朱珍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冲突及其新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樊长远;论人身损害赔偿的统一——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理论观察;2004年05期

8 陈雪萍;不承担无谓的责任——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剖析[J];广西电业;2005年08期

9 陈文兴;;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与社会正义的维护[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胡洁婷;;试论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建良;;制定《人身损害赔偿法》的法律构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韩振才;苏杰利;李建英;宋福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功能恢复期的评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文斌;;触电人身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立军;陆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相关费用审核的原则与方法[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严锐;;浅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用中的两个问题[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李军;刘运敏;;人身损害赔偿在当前审判工作中的运用和探讨[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周国庆;;浅谈医疗费用审核[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温丙存;;农民法律实践的逻辑——以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例[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学校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胡斌兵;破解人身损害赔偿执行困境[N];江苏法制报;2011年

3 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 魏建国 谢蕊娜;人身损害赔偿案中确定城乡居民身份的思路[N];人民法院报;2013年

4 记者 巫春燕 通讯员 张旭 方帅;我市人身损害赔偿实行新标准[N];衢州日报;2014年

5 石海燕;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走近我们[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突破[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7 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N];法制日报;2004年

8 聂文辽邋孙中玉;建议修改人身损害赔偿中有关年龄的法律规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刘辉;包头人身损害赔偿案调解力度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马珂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浅析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今日信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尧;雇员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霍鹏岩;论环境污染人身损害赔偿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王冰;人身损害赔偿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慧辛;历史视野下的中西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李俊鹏;论我国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郑生强;户籍身份制约下的人身损害赔偿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叶璐;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陈天明;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可撤销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9 张涵;高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D];暨南大学;2014年

10 黄安民;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竞合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89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89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