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反恐法律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反恐法律机制研究
【摘要】:当今国际社会中,恐怖主义犯罪频发成为一大国际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积极进行反恐斗争、促进反恐合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一直把联合反恐作为合作的优先方向,该组织重视反恐机制建设,在成立的12个年来,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反恐模式。特别是在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方面,上合组织强调联合国在国际联合反恐中应该发挥正能量。虽然该组织机制在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逐步建立了各种会晤机制,并签署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上海公约》(简称“上海公约”)等条约,建立了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构。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成员国在反恐合作方面显现出了一些不足。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法律机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恐怖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 法律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概述8-19
- (一)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起因8-10
- 1、 中国新疆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8-9
- 2、 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车臣恐怖组织9-10
- 3、 费尔干纳谷地的恐怖主义活动10
- (二)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反恐法律机制的建立与发展10-15
- 1、 上海五国时期10-11
- 2、 上海合作组织时期11-15
- (三)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的基本依据15-19
- 1、 国际法依据15-17
- 2、 国内法依据17-19
- (四)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合作对我国西部地区安全的重要性19
- 二、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反恐法律机制的实绩与问题19-27
- (一)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取得的成就19-22
- 1、 初步形成以反恐机制为核心的安全法律体系20
- 2、 建立了专门的跨国反恐机构20-21
- 3、 突出对军事反恐的法律保障21-22
- (二)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缺憾22-25
- 1、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的不足22-23
- 2、 反恐措施有待落实23
- 3、 地区反恐机构执行效率不高23-24
- 4、 人权保障不够充分24-25
- 5、 反恐合作领域面少、程度浅25
- (三) 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的必要性25-27
- 1、 上海合作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25-26
- 2、 应对中亚地区安全新威胁的要求26-27
- 三、 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之建议27-33
- (一) 加快推进法律制度的建设和落实27-31
- 1、 促进各成员国加快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有关反恐公约进程27-28
- 2、 适当补充公约中的反恐人权保障的条款28-29
- 3、 督促成员国落实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条约29-30
- 4、 提高各成员国司法人员素质和联合执法效率30
- 5、 加强与其它国际组织的反恐法律合作30-31
- (二) 进一步营造反恐法律合作的区域社会环境31-33
- 1、 增进政治互信31
- 2、 加强经济合作31-32
- 3、 深化文化交流32-33
- 结语33-34
- 注释34-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钢;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影响与日俱增[J];求是;2005年18期
2 马勇;上海合作组织与反对恐怖主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何妍;石松;;安全合作中的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6年08期
4 崔颖;加强经济合作 巩固上海合作组织[J];东南亚研究;2001年06期
5 何卫刚;国际机制理论与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6 艾哈迈托夫;温家宝;塔纳耶夫;卡西亚诺夫;阿基洛夫;苏丹诺夫;;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联合公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年31期
7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落户北京——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接受本刊专访[J];世界知识;2004年01期
8 吴绩新;;从安全合作到能源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亟需持续发展动力[J];国际展望;2007年18期
9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在京举行[J];杭州(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行政学院院长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J];行政管理改革;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锦前;李立凡;;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文化合作的思路与设想[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赵常庆;;东盟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马斌;;中国中亚多边外交的限度——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赵艳霞;;从上海合作组织解读“安全困境”的缓解[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潘光;;论“上海精神”[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杨显生;;面对上海合作组织新挑战:中国处在十字路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7 余丽;;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看和谐世界的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在斗;;加强中国新疆与韩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德利;马志杰;;反恐怖作战非对称性分析及对轻武器需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熊一新;谢川豫;;恐怖活动的防范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合作组织:一个有希望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N];解放日报;2006年
2 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研究员;意义特殊的峰会[N];解放日报;2003年
3 早报记者 顾晓鸣;上海合作组织5周年峰会明年“回娘家”[N];东方早报;2005年
4 孙力;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与哈外长会谈[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施永谦见习记者阿飚;上海合作组织做大了[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上海社科院欧亚所欧亚室主任 丁佩华;上合军演:履行和平使命[N];东方早报;2007年
7 记者 岳连国;俄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的成就[N];人民日报;2006年
8 孙力;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将取得丰硕成果[N];人民日报;2008年
9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郭学良;上合组织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再辉;上海合作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彦智;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军;中东伊斯兰激进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利文;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国际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都允珠;后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区域多边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海霞;冷战后中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迹;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陶香宇;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反恐法律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蒋纯华;“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地区安全[D];新疆大学;2004年
4 张红涛;论上海合作组织与“上海精神”[D];新疆大学;2007年
5 胡钰;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刑事司法协助区域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6 许有明;论中亚“三股势力”的产生及其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刘军;论国际统一战线的新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严业飞;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龚燕明;试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中国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克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5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9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