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软法的力量——基于国际人权公约视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21:34

  本文关键词:论软法的力量——基于国际人权公约视角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软法 人权 道德 商谈 国家道德与国家理性


【摘要】:20世纪90年代,就国际法层面上的软法效力问题有过一场讨论,但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当前,国际人权保护有了新发展,而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效力究竟如何,有必要进行一次定性。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力量在于道德感之上商谈的过程,国家理性驱使国家通过作为介质的道德和商谈达成共识,加入和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进而形成一种称之为软法的力量,对国家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约束力。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软法 人权 道德 商谈 国家道德与国家理性
【基金】: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重大课题“中国大众人权观念调查”阶段性成果(2011—XZZD05)
【分类号】:D998.2
【正文快照】: 软法的概念最初来自国际法领域。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法领域的软法研究就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①关于软法的源头,有人认为可追溯到中世纪法律领域,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法与法多元论相关。②软法兴起于价值和规范最不易达成一致的领域,比如人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纪宏;;论人权的非道德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郭道晖;;人权的国家保障义务[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李全;;学生申诉权法理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何东平;;论我国同性恋者的人权保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6 刘德涛;论人权与人格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8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9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10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8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明高;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祝建业;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国际人道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关今华;李佳;;人权概念复杂性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谷春德;;30年来的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2期

3 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4 赵建文;国际人权法的基石[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龙;江茜;;国际法是法吗?——对国际法性质的再认识[J];知识经济;2010年14期

2 杨方;;“软法”与“软组织”——对巴塞尔银行监管体制的再认识[J];时代法学;2008年06期

3 谢海霞;;论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以国际合作社联盟为例[J];江汉论坛;2010年11期

4 董跃;陈奕彤;李升成;;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马亮文;;浅论国际法中的软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姚小林;;法国人权保护中的司法功能[J];兰州学刊;2007年04期

7 蒋凯;;国际软法的缘起及影响[J];当代世界;2010年08期

8 刘宇;;试析WTO规则中的“软法”缺陷——以涉及欠发达国家的规则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刘会春;;区域贸易协定审查机制的软法属性论析[J];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10 何清;;浅析国际“软法”及其作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陆寰;;欧洲消费者保护的新工具——软法初探[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华;;论尊重人权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艳冰;;《能源宪章条约》关于能源投资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规定及其缺陷——与晚近投资协定比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金铮;;欧盟劳动性别平等法律的适用及发展[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望英;谷德近;;关于沙尘暴防治的国际环境法的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华;欧洲联盟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素;试论南极生物勘探中的软法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刘文文;国际法渊源中的软法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郝思;论软法在反贸易洗钱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邱婕;论国际劳工标准的趋强化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梁靖;建立中国—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想[D];新疆大学;2007年

6 张奕清;论引渡制度中的主权和人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黄桂洪;欧盟自由流动工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曹霞;人权国际保障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宋超光;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徐晓阳;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6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996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