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苏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高校劳务派遣
本文关键词:试论《江苏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高校劳务派遣
【摘要】:由于劳务派遣制度才刚刚被人们熟悉,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成熟,特别是在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上,在劳务派遣制度的运用中常常会有用人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有权益上的侵犯。江苏省通过在《江苏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方面所存在的种种不合理进行了合理的规范。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含义、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目前江苏高校的劳务派遣实践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江苏高校 人事制度
【分类号】:D927;D922.52
【正文快照】: 一、江苏高校劳务派遣概述所谓劳务派遣,就是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签订商务协议,通过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得到劳动力的使用权,并且需要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劳务费用,而劳动者则需要在用工单位中从事必要的劳动的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陈恭健;陈敬;;劳务派遣的法治思考——兼论《劳动合同法》(草案)完善建议[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4 章亮明;杨志芳;陈铭业;;试析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三性”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5 杨志芳;章亮明;;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关系的再思考[J];行政与法;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世强;;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基于《劳动法》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杨胜利;;劳务派遣制度的规范缺失及弥补路径探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俞小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缺陷和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5 吴如巧;宋东;;劳务派遣与劳动者权益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7 林嘉;邓娟;;社会法的研究视域和进展: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建设[J];法学家;2008年01期
8 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J];法学;2008年05期
9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10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跃利;桑家宁;;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广龙;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莉;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丰景;专用性人力资源与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蔡跃进;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7期
3 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J];法学家;2008年02期
4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5 陈玉娥;;对人才派遣热潮的冷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1期
6 李天国;对日本劳务派遣法制定过程的考察[J];中国劳动;2002年10期
7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8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9 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10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孟妮;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柏权;;人事代理与劳务派遣比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褚建明;;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新探[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3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4 赵国伟;;劳务派遣之风险防范[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5 牛慧;江山;李坤刚;;劳务派遣协议的条款内容及其设置[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6 ;如何避免劳务派遣用工泛滥成灾?[J];工友;2011年05期
7 高海荣;;浅析劳务派遣法律规制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0期
8 何小勇;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9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10 张驰;;用工单位不给钱,派遣公司不发饷?[J];人力资源;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7 郎冲;;企业用人即时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及(劳务)派遣风险防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 李金迪 晓岩;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案开审[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遭遇“三重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3 班书尚 王绪波 徐国林;劳务派遣为何同工不同酬?[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记者 江致礼;劳务派遣组织将有准入标准[N];首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路;“700余名职工,550名是劳务工”[N];工人日报;2011年
7 特约撰稿 周斌;百思买遣散“劳务派遣员工” 雅戈尔收回“最牛放假通知”[N];人才市场报;2011年
8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金海燕;劳务派遣不能成为劳动保护盲区[N];农民日报;2011年
10 徐妤 广东省广州市人社局;安排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周子凡;劳动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6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2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3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