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之探析——兼论物权变动应采物权形式主义
本文关键词:《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之探析——兼论物权变动应采物权形式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无权处分合同 物权变动 债权形式主义 物权形式主义
【摘要】:《买卖合同解释》规定无权处分下的买卖合同并非无效,再结合《合同法解释二》中对多重买卖合同下合同也并非无效,合同相对人可以通过主张违约来获得救济,这就承认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分离。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已经不能解读这种法律理论的进化,而且在无权处分合同下物权变动中不能起到平衡和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因此应该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的理论来解读物权变动以达到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无权处分合同 物权变动 债权形式主义 物权形式主义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2012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解释》),这一部新的司法解释对《合同法》中买卖合同一章进行了全面的解释。采纳了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性的观点,对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的变动模式和善意取得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宪忠;物权法制定的现状以及三点重大争议[J];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蹇洁,胡阳帆;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及其意义之探析[J];经济师;2005年02期
3 孙宪忠;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法学研究;2005年02期
4 林宏坚;陈贵生;;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新探——试析一种对第三人利益区分保护的思路[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5 马炎秋;张智超;;论船舶抵押权的登记效力[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茜;;不动产登记制度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7 阎惠英;孙丽虹;;更正登记制度与和谐物权关系研究[J];人民论坛;2010年11期
8 彭支援;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兼论对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效力借鉴[J];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9 王凌雪;略论无权处分——兼评《合同法》第51条[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10 董学立;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建忠;尹磊;;机动车物权变动及风险承担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牛慧;张玉娥;;论物权变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霞;邢启杰;;论物权的公示原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邵晖;;试论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徐永前;李咏怡;;论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冯国超;;物权登记错误赔偿案件审理方式之选择——以《物权法》第21条为例的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程学平;;“中国物权法”的立法障碍——所有制问题之我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韩晓春;;涉及专利的合同登记的法律效力[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9 吴清旺;;我国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研究——以预购人权益保障为视角[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宋达宇;;商品房交易权属登记若干法律问题——谈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与现行行政法规规章的冲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鹏翱 李富成;物权公示的决定力[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 米健;关于物权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上)[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何苗;聚焦国外物权变动三大模式[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侯立光;物权公示:权利公示 还是权利变动公示[N];检察日报;2007年
5 王素平;论划拨土地上的房地产买卖中的“批准”[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孙长虎;机动车的查封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法院 赵国勇邋杨海波;执行中特定动产所有权之确定[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曹玉鸣;赵某能否享有房屋所有权[N];贵州日报;2007年
9 王建红;“以物抵债”的调解书是否必然引起物权变动[N];江苏法制报;2009年
10 顾龙涛;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N];贵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后国;物权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刘竞元;登记对抗下的物权变动及其对抗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田峰;我国土地收购储备中的物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林华;著作权转移规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范向阳;不动产执行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黄常青;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魏潜;论物债二分理论及其对民法典体系建构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孙鹏;物权公示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郭海峰;物权行为的法律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立志;船舶物权登记论——实体法实现的程序进路[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陈进;机动车的物权变动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孙晓光;物权变动行为性质分析——兼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高英雄;无权处分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斯羽;我国不动产登记簿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军;从物权行为理论谈我国物权变动立法模式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金路伦;中间省略登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宋燕;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吴国亮;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红兵;论文物保护法的物权规定及其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6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3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