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浅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限制原则 违约责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合同法范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各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立法的过程中,逐渐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合二为一,互相准用。我国立法也相应体现出了"大侵权,小违约"的趋势。为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针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实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司法领域中的构建。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限制原则 违约责任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要求,各国的立法和判例重新审视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突破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使其扩展到了合同法领域。实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来解决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特定类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鸿飞;;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2 刘廷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研究——理论反思与制度建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张昕;杨芳;;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的依据与标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王音;陈军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4 焦少林;;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的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5 龚赛红;;论民法典中的合同的解除与合同终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肖海军;;商事代理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7 霍政欣;;效率违约的比较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8 李昊真;;关于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原因之立法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柳真真;;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债权担保制度的批判与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10 张蓉;武红霞;;论用人者责任的概念[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申明;;不动产登记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民法典(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条文[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2 仲相;;继承承认与放弃制度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建文;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崔拴林;论私法主体资格的分化与扩张[D];厦门大学;2005年
6 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段文波;要件事实的基础[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宁;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和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爽;为第三人利益合同论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杨万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新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相焕伟;集体土地流转的冷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迪玉;论共同加害行为的要件及责任分担[D];湘潭大学;2009年
9 周晖;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杨婷;论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军;非财产性损害的契约性救济及其正当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二元制体系下的边际案例救济[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2 王成;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经济分析——以人身及精神损害赔偿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韩赤风;;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的一次历史性变革——论《德国民法典》抚慰金条款的新近调整及其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朱路线;违约责任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张新宝;高燕竹;;英美法上“精神打击”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6 倪同木;夏万宏;;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以《德国民法典》第253条之修改为中心[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7 韩世远;非财产上损害与合同责任[J];法学;1998年06期
8 姜作利;美国合同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法学论坛;2001年06期
9 余延满,冉克平;违约行为引起的非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10 王泉;精神损害赔偿法定性的突破和扩张[J];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锦传;市场化运作下的建筑合同违约及纠纷的处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7期
2 郭蕾;行政合同的违约责任[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张小建;违约责任涉及第三人时该约定是否有效——对一起仲裁案件的评析[J];仲裁研究;2005年01期
4 岳巧轶;潘巍松;;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理论及比较法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122条及相关司法解释[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期
5 刘文清;;物业服务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陈春生;;违约未必要赔钱[J];北京支部生活;2008年11期
7 徐伟;;从法国法的角度简论违约损害赔偿[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8 刘妍君;;论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潘威;;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10 邓保同;;房屋交易中的违约责任分析——以精装修为例[J];兰州学刊;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晖;;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沈晖;;从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廖秀丽;;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杨胜玲;陶于权;;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陈靖;;履行合同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郝秀辉;;损害赔偿中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与选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关景欣;;谈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黄乔辛;;试述无单放货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解决[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海智;;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周海智律师讲座摘要(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康盛明;;论合同法规定的违约及侵权的异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愉心;保险人的违约责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车文斌;家电送货上门 迟到算违约[N];成都日报;2007年
3 孙洪林;境外购房者 签约又反悔[N];房地产时报;2005年
4 罗湘英 刘亚磊;单方终止合同追究违约责任[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董文彬;略论违约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黄振忠;施工合同中应明确的问题[N];建筑时报;2006年
7 王羽红 记者王晓雁;开发商被判承担违约责任[N];法制日报;2005年
8 丁大志 赵桂兰;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探微[N];检察日报;2000年
9 张和平;开发商不履行广告承诺负不负违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李玲芳;缔约责任与违约责任之比较[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4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马佳昌;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损害赔偿之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茂祺;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戴谋富;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亓宗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9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Q糜剿,
本文编号:1041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4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