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上减轻损失规则的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1:30
本文关键词:合同法上减轻损失规则的适用研究
【摘要】:减损规则,又称减轻损失规则,作为英美合同法中一项古老的规则,其用以限制损害赔偿范围。该规则如今已为诸多国家立法及判例所承认与采纳,并被国际公约等国际性法律引入。我国1986年颁布了《民法通则》,该法第114条首次纳入了减损规则,但有关减损规则的规定较为原则与概括,在实践中存在法律适用的困境。然而,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第119条从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民法通则》第114条之规定,对减损费用的承担进行了补充规定。理论界对于减损规则欠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实务中对减损规则也仅停滞于法条引用之层面,使得该规则在我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本文从减损规则的基本理论为出发,以减损措施的合理性判断与类型为论证重点,并将减损规则与相关民法制度进行适用比较,以期对减损规则进行一个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减损规则的概念、性质及功能;第二部分阐述了减损规则的理论基础,提出经济效益论、诚信论、近因与惩罚论及信赖利益优先论共同为减损规则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阐述了减损规则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章阐述了减损规则的适用主体,提出除非违约方之外,违约方及第三人亦有承担减损义务之必要,这亦是当代合同法价值取向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的内在要求。 第三章提出并解决减损规则的关键问题——减损规则的适用措施。本章对减损措施的合理性判断进行了详尽阐述,并提出了两个判断标准——善意标准和理性人标准,同时对影响合理性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而后,作者结合司法案例及理论学说将减损措施类型化为停止履行、继续履行、替代交易及接受违约方新的要约四种。 第四章内容围绕减损规则与相关民法制度的适用关系展开,对减损规则与过失相抵的区别、减损行为所生利益是否适用损益相抵以及减损规则与实际履行制度的冲突与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着重论述。
【关键词】:损害赔偿 减损规则 合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0
- 第一章 减损规则的基本理论10-19
- 一、减损规则的定义、性质及功能10-14
- (一) 减损规则的定义10-11
- (二) 减损规则的性质11-12
- (三) 减损规则的功能12-14
- 二、减损规则的理论基础14-16
- (一) 经济效益论14
- (二) 诚信论14-15
- (三) 近因论与惩罚论15-16
- (四) 信赖利益优先论16
- 三、减损规则的起源及发展16-19
- 第二章 减损义务的承担者19-24
- 一、非违约方承担减损义务19-20
- 二、合同双方承担减损义务20-21
- 三、第三人承担减损义务21-24
- 第三章 减损规则的适用措施24-34
- 一、减损措施“合理性”的判断24-29
- (一) “合理性”的基本判断标准24-26
- (二) 影响合理性的其他因素26-29
- 二、减损措施的类型化29-33
- (一) 停止履行29-30
- (二) 继续履行30-31
- (三) 替代交易31
- (四) 接受违约方新的要约31-33
- 三、减损措施所生费用的承担33-34
- 第四章 减损规则的适用与其他民法制度协调34-45
- 一、减损规则与过失相抵34-37
- (一) 过失相抵的比较法考察34-36
- (二) 减损规则的适用与过失相抵的协调36-37
- 二、减损规则与损益相抵37-40
- (一) 损益相抵的理论基础37-38
- (二) 减损规则的适用与损益相抵的协调38-40
- 三、减损规则与实际履行40-45
- (一) 实际违约时减损规则与实际履行的冲突与协调40-42
- (二) 预期违约时减损规则与实际履行的冲突与协调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平仁;梁晨;;人的伦理价值与人的人格利益——人格权内涵的法哲学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3 韩世远;减损规则论[J];法学研究;1997年01期
4 程啸;;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J];清华法学;2005年01期
5 程啸;;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J];清华法学;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046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4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