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溯源与重构:忘恩负义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1:04

  本文关键词:溯源与重构:忘恩负义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忘恩负义 赠与 不配 丧失继承权 《继承法》修改


【摘要】: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继承法》修订过程中,学者把继承权丧失作为十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继承权丧失就是忘恩负义制度适用的结果。在优士丁尼法中,忘恩负义制度的作用场域是横跨人身、财产关系的所有无偿的权利变动情形,如解放奴隶、赠与、继承。忘恩负义成为据以撤销无偿的权利变动的原因,它是这种权利变动的利益阀门。在现代民法中,继承关系和赠与关系中的忘恩负义被分别规定在继承法与合同法中,前者已被"不配"所指代,而后者则留其实而丧其名。尽管忘恩负义制度体现在具体规范上已是残缺不全,但它仍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它与慷慨德性相结合,统领着整个无偿的权利变动领域。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忘恩负义 赠与 不配 丧失继承权 《继承法》修改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拉丁术语ingratum是单数主格形式的中性名词,其词干是grat(感谢、感激),加上前缀in,便具有“不感谢、不感激”的意思,从而被翻译成“忘恩负义”。〔1〕由此演变开来,属于拉丁语系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分别以“ingratitude”、“ingratitudine”、“ingratitud”来指称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立新;;对修正《继承法》十个问题的意见[J];法律适用;2012年08期

2 孙文恺;;亚里士多德正义分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徐国栋;;皇库·纳库·检举——罗马帝国皇库的收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水静;;论亚里士多德正义论中的现代性因素——以亚里士多德论正义美德的限度为中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陈帮锋;;民事责任能力:本原与异化[J];中外法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罗马遗产信托及其法学思考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王光锐;张书俊;;对于清政府签订租期99年租借条约的两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4 宋志国;陈泰和;;两大法系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5 波洛克;张小平;;比较法学的历史[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6 汪洋;;罗马共和国李其尼·塞斯蒂亚法研究——公元前4-3世纪罗马公地利用模式诸类型[J];比较法研究;2012年03期

7 李文胜;马金广;;罗马共和晚期刑事诉讼模式探微——以西塞罗为克鲁恩求斯辩护为中心[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钟建华;;罗马法所有权观念与一物一权[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9 潘孝军;;“URBANIZATION”之确切含义及中文译词选择[J];城市观察;2011年06期

10 李中华;;请求权基础的本质研究——一种基于德国学说史的考察[J];研究生法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飞;;授予同盟者居民市民权的法律博弈——巴尔布斯案件评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2 杨代雄;;对优士丁尼关于家父权的若干敕令的解读——兼论古罗马后期家庭观的历史转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3 卢鹏;;拟制与法律的“异因生殖”——以英美法拟制为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4 杨代雄;;法学阶梯式民法体系的逻辑构造与历史演进[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5 王晓朝;;我疑故我在——论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形上起点[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6 马海峰;;私法公法化——以罗马法privata delictum为中心的考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公法与私法的互动[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4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6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秦国夫;中国蜜环菌的遗传学与系统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

9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亮;中国(大陆)居住权相关问题的再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宇;论交强险诉讼中保险人的抗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潘轶;业主抗辩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畅;夫妻财产制类型成因分析及其对我国当前立法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姜卫东;论破产撤销权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小丽;刑法立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许坤霖;醉酒驾驶的刑法维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贾桂英;论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艳红;一事不再理原则中“一事”之界定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毅;;处于多重语境中的民事责任能力[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徐国栋;;从身份到理性——现代民法中的行为能力制度沿革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郑永宽;;论民事责任能力的价值属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丁文;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之反思与重构[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5 李庆海;论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李红玲;继承人范围两题[J];法学;2002年04期

7 陈家新;;民事责任能力研究——换一种思路认识民事责任能力[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冯兆蕙,冯文生;民事责任能力研究[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9 匡爱民,魏盛礼;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理论的重新检讨——兼论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归属的立法选择[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10 刘保玉,秦伟;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宏川;关于赠与合同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2年S1期

2 高晓春;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阮海蕾;张淑燕;;给孤儿的捐赠没有兑现,能否要求支付[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6年05期

4 杨丽斌;对赠与合同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5 阿茹罕;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与抗辩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8期

6 刘寿明;;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的常见法律问题[J];台声;2007年10期

7 蔡清良;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少瀛,阚云静;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缔约过失责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彭鹏仿;;赠与人义务探析[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何俊辉;论赠与合同的撤销与履行拒绝[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宗胜;;是非曲直法庭辩分明[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付翠英;;论破产撤销行为的认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吴青;李小平;;论债权质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谯绍萍;刘茜;;《英汉大词典》法学术语译名“硬伤”漫话[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绍一;;北京房屋登记发证疑难问题的研究[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6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恩林;赠与合同相关法律问题探讨[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谢兼明 钟文春;救灾捐赠的诺言应当兑现[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已承诺的赠送可以撤销吗[N];山南报(汉);2006年

4 谢兼明邋钟文春;法律规定:救灾捐赠合同不能撤销[N];检察日报;2008年

5 程永杰 方凤玲;公益性捐款承诺不能随意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张凌瑞;好友赠与钱财 反悔索还起纷争[N];法治快报;2006年

7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王庆廷;捐赠助人也有规矩方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龚律师;赠与房屋未过户能否撤销[N];法治快报;2006年

9 本报法律组;已作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能否撤销[N];检察日报;2001年

10 ;我能否撤销赠与合同[N];解放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兰美海;无偿性对赠与合同规则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悦;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李辉;赠与合同撤销权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芳;赠与合同撤销权之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何晶;论赠与人撤销权[D];湘潭大学;2011年

5 徐晶;论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妍;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冀国栋;论赠与合同的效力拘束[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史华东;赠与人的权利与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颜慧霞;论穷困抗辩权[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刘兰英;论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52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52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