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人解除权与撤销权的竞合及适用
本文关键词:论保险人解除权与撤销权的竞合及适用
【摘要】:我国《保险法》第16条与《合同法》第54条第2款在要件、效果、立法目的等方面并没有根本差异;立法者并没有将《保险法》第16条作为终局性解决方案的意图;两者并不存在"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保险法的规定若排除合同法欺诈制度的适用,会导致法律体系内部的评价矛盾。为保持体系内部的逻辑统一,法律解释应根据规范目的,朝着消除评价矛盾的方向而努力。因此,为避免《保险法》第16条对投保人背信行为的激励,应将《合同法》第54条第2款作为调节和平衡机制:即便《保险法》第16条规定的除斥期间届满,保险人仍然可以依据《合同法》第54条第2款主张投保人的欺诈而撤销保险合同。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竞合 特别法 欺诈 规范目的
【基金】:南京大学“985”三期基金项目
【分类号】:D922.284;D923.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规定,表意人可基于相对人的欺诈而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建远;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温世扬,黄军;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3 李中原;;缔约过失责任之独立性质疑[J];法学;2008年07期
4 韩永强;;《保险法》第16条中被误读的“告知义务”[J];法学;2010年02期
5 孙积禄;投保人告知义务研究[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洪涛;张菊玲;;现行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贾若;李响;;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侵权责任与责任保险[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7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厉以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1995年6月23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圣海;论我国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马晓明;略论我国保险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晓华;;试论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9期
4 马宁;郁琳;;论保险合同法定解除权与合同法中撤销权的竞合[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 胡洋;;以典型案例探讨保险人的说明义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年S1期
6 赵东升;析《保险法》存在的几个问题[J];保险研究;2000年08期
7 周玉华;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制度[J];法学杂志;2001年01期
8 史博学;;论我国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9 江丽娜;;出口信用保险近因原则研究[J];学术论坛;2009年08期
10 吴丹;;浅谈我国保险行业中的最大诚信原则[J];广西教育;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f ;;我国保险法中保险人的义务[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陈玉梅;;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陈玉梅;;保险法如实告知义务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方刚成;;财产保险纠纷的十大法律问题——兼论保险人的法律对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5 罗Z泵,
本文编号:105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5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