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风险浅析
本文关键词:冶金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风险浅析
【摘要】:国家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用工实施了诸多限制。企业应了解掌握有关劳务派遣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思路对策,完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工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减少劳务派遣用工风险。
【作者单位】: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法务部;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劳务派遣 用工管理 风险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1前言众所周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其主要的特点和优势在于通过一定程度上的灵活用工,使用工单位减少冗员,从而降低企业固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用工单位之所以热衷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现行相应法律规定的欠缺以及规避法定的同工同酬要求可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光;;全省劳务派遣工作研讨会在福州召开[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12期
2 ;发展劳务派遣 促进灵活就业[J];中国就业;2004年11期
3 ;福建省劳务派遣工作成效显著[J];就业与保障;2005年02期
4 许亚盛;;完善与推行新型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制[J];化工管理;2007年06期
5 荀金豹;孙红英;;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7年07期
6 王庆尊;;发展劳务派遣开拓灵活就业新模式[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富士康对“劳务派遣”心有不甘[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05期
8 ;关于劳务派遣有哪些规定[J];农民文摘;2008年11期
9 ;劳务派遣之优势所在[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10 谭彪;;建好劳务派遣的“防火墙”[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彭涛;;对劳务派遣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郭纲;;劳务派遣:一种尚待完善的青年人力资源配置方式[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官长春;;规范国有道路运输企业劳务工管理的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陈章达;丁永敏;史静安;许雅芳;;以政治辅导员为载体 加强医院社会用工管理[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姝宏;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难逃用工责任[N];法制日报;2010年
2 周太友邋实习生 王艺洁;大连严格规范劳务派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张喻杰邋记者 云晓;严查违法违规问题 逾期不改将受处罚[N];大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亟待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务派遣冲击劳动用工制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6 记者 吕晟君;今年力争劳务派遣5万人[N];兰州日报;2005年
7 高罗胜 缪友清;“劳务派遣”化解顽症[N];农民日报;2005年
8 孙瑞灼;警惕劳务派遣侵害职工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记者 陶涛;西夏区劳务派遣让七千余人实现就业[N];宁夏日报;2008年
10 伍朝阳;柳工首批优秀劳务工“转正”[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籍林;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东旭;流动社会的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吴晓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晔;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主要理论争议及路径选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5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5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