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派遣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派遣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派遣相关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就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加大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大大的提高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通过对人力资源派遣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作者单位】: 邹平县集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人力资源派遣 法律问题 创造性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个体单位等所有用工单位,都针对用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降低用工成本和一些劳动纠纷等,这也就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的约束,才能更好地对人才进行管理。一、法律视角下人力资源派遣的特性第一,从法律的角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叶;;人才派遣的未来政策走向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6期
2 刘慧;;我国人力资源派遣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年17期
3 赖马莲;;基于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子威;吉林省A劳务派遣公司运行模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陶钧;李艳;;浅析人力资源派遣的风险及其管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年01期
3 聂有诚;人力资源派遣服务益处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05期
4 王建平;;怎样成功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07期
5 朱建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浅析——兼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军;建立福田中心区统一开放式人力资源市场[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2 丁绍卿;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发展论坛;2000年10期
3 卫士翘 ,袁小敏;香港特区青年人力资源的培养(上)[J];青年研究;2002年02期
4 肖六义,蒋建军;要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发展论坛;2002年02期
5 周慧;;人力资源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J];青海学刊;2002年05期
6 向勇;国企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王增源;立足国情,开发人力资源[J];湖湘论坛;2003年01期
8 宋希斌;关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3年24期
9 胡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丽春;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J];思想工作论坛;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虹茹;华雅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华东;;非营利组织中虚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曾仕鹏;;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俊;;构建区域护理人力中心探析(以南通市为例)[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曹大海;王建民;闻立杰;;一种基于工作流日志的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模型[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6 韩保明;;企业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
7 喻剑利;;虚拟人力资源综述[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海萍;;论新形势下组织人力资源外延管理之必要[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红玲;;略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晋卿;;永续企业家的事业——人力资源[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颐;人力资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N];经济日报;2000年
2 龚华明;重视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理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汪向勇;学习人力资源[N];计算机世界;2000年
4 李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 曾湘泉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莫荣;探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黄文颖;谁造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尴尬?[N];南京日报;2004年
6 姚裕群 郝丽;人力资源经理的新职能[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7 付鸿雁;邮政科学开发 人力资源至关重要[N];人民邮电;2000年
8 记者齐洁;西藏移动启动人力资源提升项目[N];人民邮电;2003年
9 方家平;首席人力资源官会“火”吗[N];市场报;2002年
10 马丹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全面启动[N];中国企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会平;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田志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与提升:组织绩效杠杆模型的视角[D];同济大学;2006年
6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梁顺霞;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测评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吴连玉;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利琴;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杨伟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赵柳;人力资源权益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金孝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豆谊博;企业人力资源计分卡理论的拓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志刚;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记分卡模式构建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7 林岚;M中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徐慧;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姜嘉智;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田璞;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2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07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