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提升劳务派遣员工价值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企业提升劳务派遣员工价值的思考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加大了对劳务派遣员工的保护,对企业而言则需要不断提升劳务派遣员工的价值,以应对由此增加的成本和风险。提升劳务派遣员工价值,需要我们加强和劳务派遣公司的沟通联系、对劳务派遣员工进行集约化管理、构建高效的用工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面临严格而规范的法律环境我国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产生,当时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式是和劳动力短缺的社会现实紧密关联的,企业通过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且还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有效促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宏洛;陈月生;;劳务派遣:规范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2 周长征;;劳务派遣的超常发展与法律再规制[J];中国劳动;2012年05期
3 郭明瑞;;关于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用工单位的侵权责任——兼论《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2款的适用[J];法学论坛;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举国;;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1期
2 黄潇;;劳务派遣制度中劳动关系的性质及责任分配探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王竹;张恒;;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兼论“不真正补充责任”的确立与扩展适用[J];法学;2013年02期
4 崔孜峰;;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4期
5 宫钊;;劳动合同法背景下谈劳务派遣[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6 张丹;韩栋;;高校人才派遣制度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唯;;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李森林;;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丹丹;魏壮;;劳务派遣制度法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8期
10 万李黎;;浅析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及完善[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跃利;桑家宁;;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毕芬;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敏;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3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鹿静;基于利益相关方的人才派遣协调管理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6 魏斌;我国劳务派遣人员同工同酬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翟惟清;试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复旦大学;2010年
8 马毓;天津市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刚;[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贾亚坤;基于企业战略柔性的人才租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慧星;;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2 谢良敏;;劳动合同法立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张帆;;全总官员再评“劳务派遣”[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3期
4 钟维平;;发展劳务派遣 有效推进协作[J];四川劳动保障;2005年10期
5 李天国;对日本劳务派遣法制定过程的考察[J];中国劳动;2002年10期
6 夏波光 ,邱婕;劳务派遣,期待走向规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7 张丽宾;对劳务派遣发展现状的研究[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8 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9 徐冬根;陆婷婷;;美国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及案例分析[J];中国劳动;2006年04期
10 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2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3 姜培锁;;劳务派遣工如何签劳动合同[J];法律与生活;2008年02期
4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5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合同法课题小组;汤茂立;杨思斌;;《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以劳务派遣为例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7 ;关注[J];经济导刊;2008年02期
8 陈德喜;;浅谈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规范与发展[J];华商;2008年07期
9 周舒;顾雪瓶;;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10 李岩;;《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培坚;劳务派遣不应成为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钟振宇;劳务派遣缘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报;2007年
4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许浩;劳务市场无序 派遣制度滥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汉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闻电商业用工乱象频发[N];华夏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黄娴 实习生 韦步春;劳务派遣,一把双刃剑[N];北海日报;2008年
8 梁忻;《劳动合同法》净化劳务派遣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汤碧琴邋实习生 茅晓燕;劳务派遣有了规矩[N];宁波日报;2007年
10 叶一剑;张茵事件再争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任剑雄;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161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16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