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相对性原则之突破制度概述

发布时间:2017-11-09 20:24

  本文关键词:合同相对性原则之突破制度概述


  更多相关文章: 合同相对性原则 突破制度 合理性


【摘要】:合同相对性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合同法领域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常交易中第三人介入合同关系的情况日渐增多,严格恪守该原则已不能很好的维持市场秩序,也开始阻碍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的维护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制度应运而生,在某些领域均有涉及,通过对其产生法理与合理性分析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这一例外制度。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制度合同相对性原则,即指当事人之羁束状态,意指合同只能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约束力,而不能为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设定权利和义务。作为合同规则和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该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当资本主义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之后,商业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德玖;合同相对性例外原因解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杜文聪;;合同相对性突破与发展的法理分析[J];经济经纬;2006年03期

3 梁向阳;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的比较法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袁合川;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间关系之法理分析[J];行政与法;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毕贝,闾刚;论合同相对性的概念、内容和例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荣幸;李俊青;;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郭朝霜;徐允乔;;从提单持有人困境引发的对合同相对性的再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7期

4 高凌霄;;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汤晓贺;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之制度价值分析[J];理论界;2005年03期

6 宋东明;潘起波;;浅析我国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7 张晓红;;合同相对性原则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1期

8 章东强;;构建第三人利益合同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9 丁小林;;从合同相对性原则析当事人适格[J];商场现代化;2005年30期

10 杜文聪;;合同相对性的突破与我国合同法相关制度构建[J];法律适用;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玉成;王卿;;民法视野下排污权交易合同法律关系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邓海峰;;排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小璞邋孙伟;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房屋买卖连环违约责任中的应用[N];江苏法制报;2007年

2 苗建勇;旅游车祸中组团社和地接社的责任分担[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合同纠纷中能否将合同一方当事人配偶列为共同被告[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张晖;网上购物频发纠纷电子交易不利于消费者保护[N];北京日报;2006年

5 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冯春;第三人可否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及违约金[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姜波;夫定违约金,妻亦担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姜波;配偶一方借款能否列另一方为共同被告[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师安宁;业主及其集合体的诉权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祁梁;债务人欺诈保证人能否构成保证人免责事由[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史琦;如何正确理解建设工程案件中 “实际施工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晓哲;合同相对性原则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的突破[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仇晓洁;论合同的第三人效力[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旋;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司法适用[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硕田;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林泉;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刘多奇;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杨鹏澍;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吴玮;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余跃武;论合同相对性及其效力的扩张[D];安徽大学;2004年

8 李树仁;论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江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高晓燕;第三人利益合同效力基础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3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163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