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新劳动合同法下同工同酬原则的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0 06:26

  本文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下同工同酬原则的可行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劳动合同法 同工同酬 可行性分析


【摘要】:新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有利于规范劳务派遣乱象,但要实现同工同酬,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的身份角色博弈,由纸上权利变为现实权利,依然任重道远。本文主要探讨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同工同酬原则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维护派遣员工同工同酬权益的合理化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自2013年7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开始实施。本次修订的最大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即“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文平;;关于劳务派遣工权益维护问题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3 闫冬;;同工同酬原则的语境和困境[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炜;朱力;;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潘莉芳;;论劳动者谈判权和收益权的保护[J];当代经济;2012年11期

3 胡乐明;彭五堂;;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4 张霞堂;;试论如何创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3期

5 班晓娜;;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实证研究——基于大连地区的企业调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立新;;劳务派遣女工的劳动权益保障盲点和法律完善[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3期

7 任娜;王美萃;赵雅菁;;浅论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劳动派遣条款的修正[J];北方经济;2013年14期

8 郭晓勋;刘立民;;劳务派遣用工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程恩富;胡乐明;王中保;彭五堂;;关于我国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的调研报告[J];经济经纬;2009年01期

10 梁伟军;陈贵华;;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2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利军;周英锐;;论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潘莉芳;不对等条件下的劳动合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赵丰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经济动因与促进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曹满云;转型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崔艳;IT企业劳动关系及其和谐目标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匡琰;制造业劳务派遣工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刘艳娇;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乡福利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3 李文浩;后金融危机时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调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吴金龙;吴小诉龙啤公司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晓婷;企业劳动关系对员工离职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李国栋;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刘中平;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周卉卉;维护劳务派遣员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宏韬;和谐劳动关系及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仕海;中国现阶段劳资冲突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5期

2 周莉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美国妇女史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4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5 张敏;英国法治的司法演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6 刘珊;梁海彬;;两大法系判例制度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7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节能;2007年11期

8 金俭;国外反歧视立法与借鉴[J];求索;2004年07期

9 陈淑荣;从日托所问题看二战中美国妇女地位[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索寒雪;;工资条例年内出台 同工同酬值得期待[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宇;谢甫成;;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短板——劳务派遣制度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高军;;惟愿公平遍布神州——我国实现同工同酬对策探讨[J];上海企业;2007年09期

3 盛学友;;同工同酬:路还有多长——“集体工”和“临时工”的两起同工同酬案件[J];法律与生活;2010年15期

4 董帅宴;;杨某要求同工同酬案[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7年11期

5 纪荣凯;;论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难题的破解路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对工伤不在岗职工是否应当实行同工同酬[J];工友;2011年04期

7 ;百姓说话[J];中国信息界;2008年11期

8 刘帅;;浅谈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9 张艳;;我们离“同工同酬”还有多远[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10 陈满玉;;浅议农民工“同工同酬”的法律问题[J];南方农村;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军;;铁路建设中制梁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2 樊振辉;;广西矿山生态恢复的可行性分析[A];广西环境科学学会2002—2003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张云;陈欣欣;;开发渡口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3年

4 刘欢;李文权;;出租车合乘模式的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勇;顾铭;秦丹;王勇;;重庆某工程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晶宇;郭洪波;;关于西昌市环邛海徒步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郑瑞澄;;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可行性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8 闵金卫;张建平;;GMDSS教学辅助系统设计[A];全国飞机与船舶通信导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0年

9 许向东;梁秀荣;高凯;;前列腺增生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行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唐力;张存泉;;家用空调快速接头制造技术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云;同工同酬亟待立法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记者 尚慧辉邋通讯员 陈海燕 申永政;清华机械厂让短期合同工成为“主人翁”[N];山西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实习记者 葛育民;全总推2700万派遣工入会争同工同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通讯员 张超坤;平谷机关编外人员“同工同酬”[N];北京日报;2009年

5 王立武 彭玉米 张水生;临时工正式工同工同酬同待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洪其华;德勤天健“误会”同工同酬[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 王丽英;《工资条例》的制订需要民众的声音[N];财会信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令狐丹蓉;打破身份界限 实现同工同酬[N];西南电力报;2009年

9 成露;体面劳动就该消除同工不同酬[N];工人日报;2010年

10 李宝宪 山东省沂水县人社局;未明确约定劳动报酬应实行同工同酬[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耀东;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王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3 浦徐进;基于供应链的供货方管理库存系统(VMI)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宋立夫;ERP实施方法体系及诊断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甘利灯;四维地震技术及其在水驱油藏监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6 张海峰;兔肝VX2移植瘤经导管动脉内栓塞:磁共振扩散成像评价及碘油—乙醇肝动脉内栓塞初步技术可行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7 田仲强;东辛油田营11块沙三段低渗透储层精细描述及数模——兼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8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烨;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10 许洁霜;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的过程及实施可行性的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虹;航运企业发展陆产项目理论与实践——大远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可行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2 颜源;关于A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陈酉宜;电子商务时代ERP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胡院生;收购岳阳港可行性分析及恢复期经营策略[D];广西大学;2005年

5 张树生;潮流场数学方程交错分区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赵炎;我国实施政府雇员制的可行性分析[D];河南大学;2006年

7 陈海燕;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度假旅游可行性研讨[D];同济大学;2007年

8 谢芳;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可行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韩兆勇;建设“福建省脐血干细胞库”的可行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岳杨;西安mP灞生态区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5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165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