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具体形态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1-20 19:3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具体形态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预期违约 具体形态 完善措施


【摘要】:预期违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特有制度,该制度是基于《合同法》上的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从另一个角度来保护合同当事人,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预期违约的具体形态在各国法律规定和国际公约中有不同的规定。本文对英美国家和相关公约的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预期违约制具体形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预期违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特有制度。预期违约行为侵害的是一种期待的债权,主要是针对合同履行的危险而建立,发生作用的有效期是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我国《合同法》在大陆法系的基础上,借鉴了该制度,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的第94条、第180条。然而,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忠;;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J];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剑晗;;试论合同保全措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申建平;;债权双重让与优先权论[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4 宋玉祥;论电子商务对合同成立制度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高;沈蓉;;情势变迁原则的比较分析[J];才智;2008年07期

6 文学容;;承包经营合同订立研究[J];才智;2011年11期

7 陈德敏,峥嵘;合同解除及其效力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洪进;;略论合同自由原则[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弦;;大学生就业协议之法律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10 胡贵安;;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程序的法理探析[J];财会月刊;2008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支果;;盐业租佃契约法律浅解[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2 冯兴俊;私益信托的移植与本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3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缪心毫;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私人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何红锋;基于合同管理的招标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黄忠;无效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勤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淼;ZZDL公司劳务派遣业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符东杰;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及其适用[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政霖;论劳务派遣模式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晨巍;浅析合同法中的合理预见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列涛;我国债权人代位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滢;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川;论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红玲,望靖东;两大法系在《合同法》中完美结合的体现──论不安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南振兴;郭登科;;预期违约理论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1期

2 张驰;;论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8期

3 司明;;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预期违约[J];实事求是;2008年01期

4 李友勇;《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瑕疵探微[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徐智华;预期违约制度探析[J];律师世界;1999年12期

6 汪虹希;预期违约制度及其在我国合同法中的应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志宇;预期违约制度新论[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8 姚慧;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之比较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9 侯静东;;预期违约制度浅析[J];煤;2005年06期

10 舒宁;高丽;;简析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合同法》中相关规定的再评价[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祺;;小议不安抗辩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宗华;浅谈合同法上的预期违约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马 骞;讲究效益是预期违约制度之精髓[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蒋 琼 高兰英;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晏宗武;浅谈《合同法》的先期违约制度[N];安徽经济报;2000年

5 曲升霞 袁江华;认定预期违约的两个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付悦余;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之比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郭明瑞 烟台大学;《合同法》的立法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沈四宝;涉外经济合同如何适用新合同法[N];国际商报;2000年

9 曾玲;关于对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的认识及意见[N];廊坊日报;2005年

10 沈连 季凯;完善合同监管法律体系坚决打击合同欺诈违法行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霞;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朴青龙;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1年

4 魏绍杰;预期违约制度的中美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丽君;论我国税收之债的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艳;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程楠;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之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杨少波;预期违约制度浅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吴琼波;不安抗辩权制度与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8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208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