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劳动合同法》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机制变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8-01-03 02:41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机制变革探讨 出处:《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企业 人力资源机制 变革


【摘要】:随着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推行,中国众多企业纷纷进行人事变动。新法更加偏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严格的归置了劳动关系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各个环节,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鼓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长期和无固定劳动合同,突出了对老职工的保护,对非主流用工方式有了明确的规范,等等。使得不少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机制受到伤害,无法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企业进行相关变革,以适应新法,控制企业人力成本的上升。
[Abstract]:With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Labor contract Law in 2008, many enterprises in China have carried out personnel changes. The new law is more inclined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Lifting and terminating all links has increased the illegal cost of employing units, encouraged employers and workers to sign long-term and non-fixed labor contracts, and highlighted the protection of old workers. The non-mainstream mode of employment has a clear standard, and so on. So many enterprises have the original human resources mechanism hurt,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the urgent need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relevant changes to adapt to the new law. To control the rise of enterprise manpower cost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劳动法》实施十多年之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关系当中劳动合同短期化越来越突出,用工开始派遣化,损害了越来越多劳动者的利益。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中国开始起草制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直接目标就是试图解决《劳动法》实施十年之后在用工当中出现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湘国;论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微观协调机制建设[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何筠;论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及其协调[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3 李宁;;SA8000的推广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程延园;;对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几点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雪平;;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劳工的权益保护:国际法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张利萍;;国际劳工标准、国际贸易与我国劳工标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卢华东;;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8 边永青;我国加入WTO后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2004年01期

9 杨云霞,秦晓静;现阶段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特征界定[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4期

10 吴江,陈谊;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诗达;;完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尹庆双;杨英强;;论劳动关系和谐机制的构建[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2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志国;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郑钢;论我国私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慧琼;基于雇员认知的劳动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金玮;论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节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云萍;浙江省出口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詹婧;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劳企关系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永生;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三方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晓轶;HB报业集团管理模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维凯;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师;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掠影[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2 刘伟;;信息不对称对企业人员招聘的影响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3 周晓艳;;企业招聘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4期

4 孟祥杰;戚成;;我省举办2011民营企业招聘周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月活动[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6期

5 陈洁;;论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6 明旭;;为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搭桥 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铺路——“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全面展开[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7 周倩;;对违法设置离职经济责任问题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8 潘海静;;浅析企业招聘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9 王国兴;;发挥民营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2011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侧记[J];中国就业;2011年06期

10 王宁;;企业招聘外包风险及规避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爽;李晓奇;;基于层次分析的企业人才资源评判[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会洋;;企业招聘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道明;;浅谈对企业用人招聘的职业指导[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袁泉;;科学人才测评体系建立对构建和谐人才市场的作用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王秋菊;;企业员工招聘的风险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元勋;廖泉文;;招聘方式之四大趋势[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玉敏;姚程;;企业招聘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万水;陈建华;艾尔肯·木沙;李尚典;陈新生;郑文琦;张应天;李根海;唐丙忠;陆卫东;邓铁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企业调研报告[A];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C];2011年

9 李娅;;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孟瑜;;简述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东升;企业招聘人才技巧[N];中国人事报;2001年

2 记者 杨霞;广州前3季度企业招聘减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何连弟;国内企业招聘意向下滑[N];文汇报;2009年

4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调查显示:在华企业招聘意向仍居亚洲首位[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记者 王科岩;我市启动“2009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赵振宇;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N];中国人事报;2009年

7 记者 郑莉;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逾百万人达成就业意向[N];工人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郁;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开幕[N];经济日报;2009年

9 记者 陈郁;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圆满落幕[N];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吴志红;“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玲;中外企业招聘面试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桂婷;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有效性评价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3 贾军伟;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磊;企业招聘中的面试效用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孔东;企业招聘人员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会洋;人力资本视角下的企业招聘投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孟宪辉;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袁传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招聘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堵晶晶;企业招聘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吕晓欣;中小企业招聘管理的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7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