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03 14:01

  本文关键词:论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 出处:《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劳动合同法


【摘要】:正义是法律永恒的价值追求,其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进行分析,提出了法律需要在形式正义与可行性二者之间进行博弈,寻求一个合理恰当的平衡点,才能使实质正义更好地实现,切切实实地贯彻立法的思想。
[Abstract]:Justice is the eternal value pursuit of law,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rmal justice and substantive jus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l justice and substantive justice of Labor contract Law.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law needs to play a game between formal justice and feasibility in order to find a reasonable and proper balance poi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bstantive justice better and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检察院侦监科;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一)形式正义法的形式正义强调制定法规则至上,法律平等地适用任何人,相同情况相同对待,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法律被严格地遵守,即便如此将明显有悖于情理。相对于实体正义,它存在三种形态:与社会正义相对应的制度正义;与具体正义相对应的抽象正义;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茆巍;;万事胚胎始于州县乎?——从命案之代验再论清代佐杂审理权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琴;;浅谈农民群体性事件中的法治理性[J];法制与社会;2012年28期

2 茆巍;;论清代命案检验错误之处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方炀城;;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 发挥检察机关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研;;对清代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2 张研;;清代知县杜凤治对于三件命案的审理——读《杜凤治日记》之三[J];清史研究;2010年03期

3 吴佩林;;万事胚胎于州县乎:《南部档案》所见清代县丞、巡检司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中旭;;劳动合同法:凸显劳动者本位[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期

2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孙继伟;;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J];上海经济;2007年08期

4 胡庆波;;企业没有误读法律——专家解读“辞职门”[J];法律与生活;2007年22期

5 ;《劳动合同法》凸显十大新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6 熊艳红;;与法共舞,,企业HR应对之策[J];人力资源;2007年21期

7 ;观点选登[J];上海国资;2007年11期

8 王健;;《劳动者的矛与盾》专题报道之一 劳动合同法四审之变[J];民主与法制;2007年19期

9 陈磊;安库雷;陈小瑾;;最受关注的法律[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10 麦子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冲击[J];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4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意志[N];工人日报;2007年

6 田雨 邹声文;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郭翼;全国人大举行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视频报告会[N];人民代表报;2007年

8 记者 叶小钟邋通讯员 姚文军;广东三级工会宣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9 赖志凯;海南省总为职工急补《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10 唐帅邋姜峗;不要误读《劳动合同法》[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4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74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