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当代 中国 守法 问题 研究 出处:《南京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提升为治国方略的新时代,立法、司法、执法皆尤其重要,又是守法是所有前三者的落脚点和归宿。守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进程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一个社会法制进步的标志,常常可以通过守法的状态表现出来。没有有效的守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法律被有效的执行和遵守,则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守法可以涵盖法律运行所有环节和过程,完全具备彻底表征法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守法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从学术视角来看,守法问题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守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深化对守法的复杂性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研究,这对于深化法制运作的全过程研究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尤其是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法制现状及其内在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对于法哲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研究都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实践价值角度看,守法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综合分析法即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坚持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从理论到实践等多层面分析,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地对中国守法问题展开综合性研究。论文以守法的基础理论为支撑,在阐述了守法的理论生成的基础上,还探究了中国守法思想的理论渊源,以作为新时期加强我国守法的理论资源。论文集中考察了守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守法的理论、实践、影响因素和操作路径。论文还考察了国外法制建设和守法的经验教训。论文的研究重点和落脚点是,以《劳动合同法》为个案,在深入而系统地剖析当前中国守法建设的问题、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借鉴他国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构建加强中国守法的实践路径,以把中国特色社主义守法铸成一个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现代化的事业。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1)加强实证性和实践操作性研究,必须注重其路径和方法的实践操作性研究,准确反映人民大众了解法律的真实现状及守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更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拓展跨学科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以多重方法来审视守法问题;(3)把守法研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聚焦和锁定《劳动合同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开拓研究视阈,延伸研究视角,为推进守法研究积累地域性、针对性、基层性的实践经验。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untry of law , rul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new era , legislation , administration of law and law enforcement .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In a sense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of law can only be carried out by the state of law abiding . In a sense , the law can cover all the links and processes of the law . In a sense , the law can cover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law completely . Therefore ,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w abiding stud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 are self - evident . From the academic point of view , the research of the law - abiding problem can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w - abiding problem and the study on the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law - abiding , which is beneficial to deepe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legal system operation . At the same time ,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its inherent caus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actical value , the law - abiding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law - governing policy , but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well - off society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soft power and the national quality . On the basis of Marxism theory , political science , ethics , law and other cross - disciplinary research ,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theory , practice , influence factors and operation paths of China ' s abiding by law . 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law - abiding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hina ,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lie in : ( 1 )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practical operational research of its path and method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火良;;浅论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J];理论界;2010年03期
2 侯国跃;;从华为“辞职门”看法律解释方法[J];检察风云;2007年23期
3 潘峰;;代签劳动合同效力问题探析——兼析《劳动合同法》第16条第1款之规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11期
4 章亮明;杨志芳;陈铭业;;试析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三性”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5 杨中旭;;劳动合同法:凸显劳动者本位[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1期
6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7 孙继伟;;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合同法?[J];上海经济;2007年08期
8 胡庆波;;企业没有误读法律——专家解读“辞职门”[J];法律与生活;2007年22期
9 ;《劳动合同法》凸显十大新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年21期
10 熊艳红;;与法共舞,,企业HR应对之策[J];人力资源;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孙国华;;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8 魏治勋;;论法律解释的合法性逻辑结构[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10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丘慧慧;企业不要采取任何“无谓的”规避新劳动法的行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南方;专家称:华为事件在程序上明显存在纰漏[N];商务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锋邋见习记者 任鹏宇;重签合同潮波及全国[N];华夏时报;2007年
4 丘慧慧;企业,请不要“无谓地”规避新劳动法[N];就业时报;2007年
5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8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争议声中形成的共同意志[N];工人日报;2007年
10 毛浓曦;陕西各级工会组织学习《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国龙;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晖;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灵海;解释学与法律解释[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6 王晓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9年
7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单忠献;从文本世界到现实世界: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雪雁;中国司法解释体制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统松;挪用公款罪法律解释之评析[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9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7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