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17:38

  本文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务派遣 研究 出处:《经济视角(下)》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虽然对劳务派遣做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规定,但是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不降反升,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在劳务派遣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的现状、问题和问题成因后,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使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
[Abstract]:Labor dispatch as a new form of employment, has been favored by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been widely use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although the labor dispatch has made more clear and strict provisions. However, labor dispatch, which is a form of labor, is rising instead of falling, and there is an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behi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labor dispat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 dispatch in our country. After the problem an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ry to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so that the problem can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视角劳务派遣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并被广泛采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约为2700万,占二、三产业总人数的15%,主要由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内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时金峰;;劳务派遣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人民司法;2009年19期

2 华桂凤;;关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有效管理对策[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年04期

3 郑杰;;对劳务派遣热的冷思考[J];现代商业;2010年26期

4 周晶晶;;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董庆伟;蔡焕有;杜杰;;论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J];中国修船;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芳霞;曹钟安;邓彪;;弹性用工的安全保障——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前沿;2011年13期

2 杨韶刚;孙祺章;张绮琪;;EAP与劳务派遣中的战略决策管理[J];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01期

3 刘晓倩;;剖析和规制“虚假派遣”[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石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事业单位劳务工群体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郑君;中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赵江伟;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韩强;试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萌;劳动派遣雇主责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余天威;凉山州劳务派遣公司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宏洛;陈月生;;劳务派遣:规范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2 钱雄伟;;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伍奕;;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4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5 李晖;;劳务派遣及其法律规制——兼论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的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邵爱国;朱永新;;求职者认知中的劳务派遣:现状与启示[J];中国就业;2006年02期

7 黄健柏;伍如昕;杨涛;;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派遣制员工激励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2期

8 程贤文;"反猎头":一个企业高级人才管理的新视野[J];中外企业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蒲俊华;;主业禁用——劳务派遣的适用原则[J];现代人才;2007年06期

3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二)[J];职业;2008年04期

4 崔艳蕾;;劳务派遣“三原则”影响了谁[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4期

5 陈修峰;;《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梁雪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下银行业劳务派遣制度的对策[J];浙江金融;2009年10期

7 洪彬;王恩洲;韩庆峰;孙丽霞;侯伟;邸怀德;;给劳务派遣做个诊断[J];人力资源;2006年15期

8 刘畅;张军;尹松梅;杨杰;薛孝东;;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风险防范[J];中国劳动;2007年01期

9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J];职业;2008年01期

10 乔文君;;浅谈《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科学之友(B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小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唐民皓;张予敏;张少辉;黄静;;《药品管理法》质量公告条款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4 陶为民;;火灾损失统计法律性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唐民皓;陈滨;张少辉;秦炜iS;汤奥博;杨丽娜;诸程骏;胡伟中;朱燕萍;王安婷;;《药品管理法》法律责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创新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汪俊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与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天雷;;我国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立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9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陈晓芳 黄洁;劳务派遣:掀起你的盖头来[N];法制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李艳邋通讯员 杨川 实习生 赵娜;“劳务派遣”让临时工挺起腰杆[N];陕西日报;2007年

3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董莹莹;新法设槛 劳务公司悲喜两重天[N];经济视点报;2008年

4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娄银生;专家建议立法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圣加力;招聘录用环节的五大风险[N];中国煤炭报;2007年

7 陈琳 李金迪 晓岩;首例涉外劳务派遣者被诉案开审[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彤;劳务派遣遭遇“三重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班书尚 王绪波 徐国林;劳务派遣为何同工不同酬?[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江致礼;劳务派遣组织将有准入标准[N];首都建设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陈应鑫;教育行政执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柳正权;中国传统传统行政程序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贺玲;论解雇保护中的法益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瑾;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任剑雄;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董军;肯德基劳务派遣案引发的法学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卿松;《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谷广军;劳动合同法对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及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罗斌;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7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2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82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