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两大法系在《合同法》中完美结合的体现──论不安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

发布时间:2018-02-04 14:52

  本文关键词: 不安履行抗辩权 预期违约制度 双方当事人 《合同法》 两大法系 履行义务 形成条件 履行合同 完美结合 双务合同 出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规定了不安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或称先期违约)。两项制度的结合既反映了我国立法界对于国际贸易惯例的吸收与借鉴,,也充分体现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两大法系的渐趋融合。本文就此谈以下浅见。一关于不安履行抗辩权(Einr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凤菊;浅析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J];中外法学;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军,赵洋;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之比较[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2 李军;;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比较[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张悦仙;论不安抗辩权[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4 李婷,王坤;不安抗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徐敏,胡炜;预期违约理论与大陆法系相关制度之比较研究——兼析我国《合同法》的相关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廖林玲;;关于我国不安抗辩制度一些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年23期

7 李崇林;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与不安履行抗辩权[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2期

8 李军;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法系适应性之探讨[J];政法论坛;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军;从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比较看两大法系形成理念的差异[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陈丽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之比较[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史晓寒;CISG预期违约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董亮;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方思;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红玲,望靖东;两大法系在《合同法》中完美结合的体现──论不安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董国庆;论合同履行中预期违约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1997年12期

3 钟筱红;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预期违约”制度[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牛建平;略论预期违约制度对当事人的法律保护[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何爱武;预期违约及其救济中的相关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03年09期

6 张华平;预期违约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7 周敏;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区别及其在我国的法律适用[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郑京水;从预期违约制度看我国经济合同法的完善[J];人民司法;1994年07期

9 许宗衡;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J];理论视野;1998年02期

10 程友尚!315800,潘申明!315800;试论统一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2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胡爱华;;家庭教育方法的改变是转变学生个人行为偏差的有效途径——从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辅导实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梁凯军;;试论在现行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基础上实行简便审判程序的可行性[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乔聚祥;岳新民;;指骨骨折误鉴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兵;徐红平;崔建华;;谈心理测试的质量控制附35例报告[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倪同木;;诚信的实证[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余诚;;论冲突法上意思自治之法律限制的晚近发展——兼及我国立法的完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浦晓东;;“司法为民”宗旨指导下的诉讼权利保护——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娟;预期违约理应担责[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曲升霞 袁江华;认定预期违约的两个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本报法律组;合同法对预期违约是如何规范的?[N];检察日报;2000年

4 李 燕 贺志军;预期违约情形下的合同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林敏旭;预期违约的特点与归责[N];西部法制报;2005年

6 周琳 李娟;预期违约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彭金波;构成预期违约可以解除合同并索赔[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李遐桢 付欣刚;扩大损失规则与预期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张莉;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预期违约问题[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10 陈胜法;涉外合同预期违约保证有“三性”[N];法制生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王彦;行政诉讼当事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韩红俊;释明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骆东平;论性骚扰纠纷的民事诉讼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8 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江雪华;个体分析性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边媛;南宋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依芸;论预期违约[D];郑州大学;2003年

2 庞再月;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文;论预期违约[D];郑州大学;2004年

4 李颖;预期违约及补救措施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黄家镇;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邓小云;预期违约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陈辽天;试论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李庆;预期违约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孙洪军;预期违约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伟锋;论《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490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490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