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对契约自由及其限制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02 05:38

  本文关键词: 契约自由 限制 格式合同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契约自由是私法的基本原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将契约自由绝对化,因其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各国采取措施对其加以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契约的衰落或死亡”,相反是契约法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丰富与发展。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的基石和灵魂,同时,必须辅之以适当的限制、适度的国家干预。但是,国家干预从本质上说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忽视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忽视对自然人、法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尊重,把政府调控的手段目的化、政府调控的功能绝对化、政府调控的形式随意化,则必然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扭曲。
[Abstract]:Freedom of contrac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ivate law. In the period of free capitalism,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is absolute, because it brings a series of severe social problems.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e decline or death of contract".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ontract law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freedom of contract is the cornerstone and soul of contract law. It must be supplemented by appropriate restrictions and moderate state intervention. However, state intervention is essentially a means rather than an end, if the basic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rket for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ignored, and the natural person is ignored. The respect of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free will of the legal person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urpose of the mean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absolut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form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t will,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distortion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山东省法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研究”(05JDF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凯湘,张云平;意思自治原则的变迁及其经济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德发;;关于中国土地权利立法的制度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3年06期

2 孙宇;冯向辉;;宅基地优先购买权初探[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05期

3 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4 方新军;;权利概念的历史[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5 张力;;法人与非法人组织的体系区隔及其突破——以“类型序列论”改造《民法通则》第37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张康林;;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区分之我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忠;产品责任法中的警示缺陷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郭云忠,张庆彬;群体诉讼的起诉成本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杨蓉;法学研究的新视野:对法律的经济学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程启智;人的生命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易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周绍斌;;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老年保障的新趋势[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书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权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李扬勇;;《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法律分析和修订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8 刘远;;论金融诈骗罪的法定刑[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9 徐巍;;论保险人对责任免除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钢;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曲波;弱者利益的国际私法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4 臧俊梅;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齐佩金;信托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刘艳;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宇;民刑关系要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毕文红;WTO框架下技术壁垒及跨越技术壁垒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杰;建设工程契约信用制度与体系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贾男;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文潜;中学和谐化学课堂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瑞霞;后合同义务与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于沅平;物业服务合同主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葛璐萍;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6 陈尊贵;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兆宏阳;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黄丹;论国际技术转让中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法律规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左福来;中国古代军事人本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钉;我国夫妻财产制完善之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扬;谈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2 聂天贶;论债的概念和特征[J];河北法学;1988年01期

3 郭玉元;完善经济合同无效制度的若干思考[J];法学;1992年11期

4 程清波,靳晨阳;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担保责任的免除[J];国际贸易问题;1992年06期

5 李双元,赵健;《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评述——兼论中国批准该公约的可行性[J];比较法研究;1993年04期

6 刘旺洪 ,夏锦文;论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7 周佐福;建立经济合同自治制度之思考[J];法学;1993年08期

8 张传忠;现代市场规则的形成与发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3年03期

9 苏惠祥;蔡立东;;略论日韩土地立法的公共利益取向——兼谈规制我国国有土地收益流失的对策[J];东北亚论坛;1993年04期

10 郭玉元;;完善经济合同无效制度的若干思考[J];法律适用;199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宏;存款人与银行的法律关系[N];法制日报;2001年

2 周丽娟;民商法亟待确立显失公平制度[N];国际商报;2001年

3 周丽娟;我国民商法 亟待确立显失公平制度[N];检察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施乾元;“最终解释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5 乔新生;谢绝自带酒水不违法[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秦文芳;契约自由是我国合同法核心与灵魂[N];中国企业报;2002年

7 梁作民 曹波;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王鸿鸣;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N];学习时报;2002年

9 蒋玉虹 顾和华;如何完善对外劳务合作代理[N];人民代表报;2003年

10 陈 旺;不能赋予“忠诚协议”强制执行力[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倩;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焱;论对格式合同进行限制的理论根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刘英;论缔约过失责任[D];广西大学;2002年

3 夏霆;诉讼契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4 吴昌文;论合同自由原则[D];安徽大学;2003年

5 尹鸿翔;论契约自由原则——寻找实现与限制之途径[D];广西大学;2003年

6 朱丽莉;论规制格式合同的理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5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55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