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者的违约金承担与劳动合同期
本文选题:劳动合同法 切入点:提前解除 出处:《经济经纬》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作者试图突破现有法理学研究的局限性,以违约金的补偿性质为前提,通过违约金计算模型的建立,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对劳动者的违约金承担和劳动合同期限等问题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和探讨,以从经济理论上证明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取消劳动者违约金和限制劳动合同期等规定的一般合理性,并进一步对培训费用分摊等法律问题和改善劳动者弱势地位的办法等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in China, the author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jurisprudence research, taking the compensation nature of liquidated damages as the premis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liquidated damages. From the angle of cost and income of economics,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payment of breach of contract and the duration of labor contract. In order to prove the general reasonableness of canceling the penal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and restricting the duration of labor contract in the Labor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economic theory, Furtherm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legal problems such as the allocation of training expenses an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vulnerable position of worker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颖华;;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3 罗财喜;;试论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法理基础及法律性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罗财喜;;劳动合同违约金适用之我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新;;违约责任损害赔偿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3 施建辉;;第三人代为清偿研究——兼论预备债务抵销抗辩[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4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J];法学;2001年05期
5 杨肖飞;;关于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6 张金明;;代位权行使与抗辩的要件事实及举证责任分配[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卫绪华;;论债权二重让与中的权利归属确定[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贾培荣;;论债权人的撤销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在范;;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鲍仕梅;合同法定解除条件之比较[J];技术与市场;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李川;;集体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3 闫成栋;;我国体育仲裁性质有关问题探讨[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磊;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肃;订单农业运行机制的法律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文戟;格式合同刍议[D];苏州大学;2002年
2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杰;离岸金融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谭华霖;论合同效力[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朱小林;合同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方向;产权式商铺相关问题的法律评析[D];安徽大学;2005年
7 李阳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付芳;论港口经营人法律责任的若干问题[D];暨南大学;2005年
9 胡玉昂;关于违约责任问题的探讨[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李钟华;准期货交易纠纷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翟玉娟;;中国和瑞典劳动合同期限的比较研究[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翁杰;基于雇佣关系稳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之光 ,万桂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确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孟泽云;如何订好劳动合同[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3 阿培;“铁饭碗”年底退出历史舞台[J];出国与就业;1996年10期
4 徐政辉;;实行劳动合同制中的难点、问题及建议[J];内部文稿;1996年09期
5 黄洁,王福友,黄明;劳动合同制推行中的问题及思考[J];学术交流;1997年03期
6 段平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3期
7 黄刚;年轻的心跳──兵工企业大学生流失的调查[J];国防科技工业;1998年11期
8 徐朝贤;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合同立法规制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施贝;;所有企业年内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J];创业者;1999年08期
10 洪放;试论竞业限制及商业秘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尔平;如何确定和处理无效劳动合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2 潘庆瑜;劳动权呼唤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3 陈晓辉;关于劳动合同订立中的立法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于怀清;集体合同要强化[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修订《劳动法》应列入议事日程[N];工人日报;2001年
6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上)[N];广西日报;2001年
7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评析(下)[N];广西日报;2001年
8 殷永琪;我国离心机行业小巨人——重庆江机厂[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肖黎明;为民工铸就保护网[N];法制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伟杰;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吴海涛;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阳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瑛;论雇佣合同[D];山西大学;2006年
8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董占军;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0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2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