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欠缺法定书面形式合同效力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23 05:04

  本文选题:书面形式 切入点:合同效力 出处:《法律适用》200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10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法定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法定书面形式.……”和第36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所规定的书面形式,有学者认为是合同成立要件,亦有学者认为是生效要件。对于违反该条规定的法律后果,有学者认为应该一律
[Abstract]:In the case of Article 10 of the 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ontract Law"), if a law 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provides for the adoption of a statutory written form, a statutory written form... And Article 36 law shall be adopted. Where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provide or the parties agree to enter into a contract in written form, if the party has not adopted the written form but one party has already performed the main obligations, and the other party accepts the contract, the written form stipul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ract, Some scholars think it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ontract formation,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element.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violating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 should be unifor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守晔,张进先,尹鲁先,杜万华,侯建军,刘凯湘,陈现杰,曹士兵,惷中林;《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理解和适用[J];人民司法;2000年03期

2 程啸,柳尧杰;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陆丹;;论医疗机构在“错误出生”中的法律责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杨眉;许俊;;试论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兼论《合同法》第127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李晨;;浅说博物馆合同若干问题[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曾少友;;合同法定书面形式欠缺对效力的影响及治愈途径之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谷,王爽;《合同法》:合同和合同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何红锋,陈跃东;对我国合同形式立法的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3 杜涛;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J];中国律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小明;欠缺法定书面形式合同效力的探讨[J];法律适用;2004年10期

2 张振中;;《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之质疑——兼谈合同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3 李明媚,覃保珍;论合同法定形式的效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朱娟;;合同形式的欠缺与治愈[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赵怡平;;浅谈合同成立与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伟;合同形式刍议[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1期

7 姚铁明;谈国际贸易合同效力的认定[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年03期

8 朱娟;;论不合于法定形式合同的效力[J];唯实;2006年07期

9 杜颖;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长奉,郑文博;批准、登记等要式行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J];中国司法;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少友;;合同法定书面形式欠缺对效力的影响及治愈途径之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蒋文军;;论行政审批对特定财产权利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基于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视角[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颖;叶金花;;论要式欠缺对合同效力的影响[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姚宗国;吕群蓉;;要式欠缺合同效力之补救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张庆华;;关于合同效力性强制规定的识别[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董杜骄;;关于B2C合同订立及其效力的若干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葛黄斌;;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闫小刚;赵丹;;关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的两个问题[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韩志红;;浅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万启君;;学会“说话”[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汉军;哪些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北京市奕明律师事务所 涂志 张真颖;与“三期”员工续延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史谨;合同效力初探[N];西部法制报;2008年

4 李振华 郭爱珍 本报记者 薛庆元;签了订单未盖公章合同效力不被认定[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5 舒维群;浅议人身保险维持合同效力权利问题[N];金融时报;2003年

6 冯占新 王玉梅 李国生;确认合同效力需符合实际[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胡科刚 刘瑞珂;无权属证书的房屋不得买卖不是认定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宣传资料上的承诺是否具有合同效力[N];证券时报;2003年

9 常 亮;设定抵押又转让 合同效力如何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葛 文;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之合同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霞;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姜作利;《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刘宏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Cypher DES和Taxus DES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忠;无效法律行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傅明;全球电子商务法统一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于海防;数据电文民事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可;论合同的成立、生效与无效[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李缘缘;意思表示构成要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7年

3 吕强;论合同法定形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余跃武;论合同相对性及其效力的扩张[D];安徽大学;2004年

5 谭华霖;论合同效力[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李程;合同法定形式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矛;论无权处分的效力[D];湘潭大学;2005年

8 郭立涛;论合同法定解除权[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晓峰;违反强制性规定合同效力问题的探讨[D];烟台大学;2008年

10 袁凤翔;设立中公司合同效力与责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1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51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